初中时期,有一篇鲁迅先生写的课文,叫《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记得当时讲课的老师第一次提出了一个新词语---劣根性。
后来到了高中,拜读了柏杨先生的批判经典《丑陋的中国人》,对于这个名词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但在生活中,从未主观的发现过它。
直到这次祖国七十大寿,我才正式的感受到了它离我们如此之近,即使现在已是十多天后,回想起来,仍然能感受到其根之深,影响之大。
十月一号九点多的火车站早已是人山人海,检票口处更是大排长龙。即使如此,心中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国庆嘛,很正常。
我取好票就到队伍后面静静的等待队伍前进,看着周围的人山人海,心中不由得感叹道“国庆回去的人还真是多啊。”
就在我这么想的时候,有两个老大娘笑嘻嘻的经过我走到队伍的前面。我想:“她们是不是忘了啥东西啊”但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恶意。
她们硬生生挤进了我前面的队伍里,在两条队伍之间,一边说笑,一边用手臂推开旁边的小姑娘小伙子,想为自己开辟一条道路,似乎插队是一件再小不过的小事。
而更令我惊讶的是周围竟然没有一个人出言阻止。
我突然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中国人心里,所有的法律啊,道德啊,规矩啊,仿佛都是为别人设定的,自己总是例外。
而周围那些年轻人,那些被插队,被挤开,被侵犯了权益的年轻人。只是稍微动了一下,然后依旧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
这不是一种旁观心理吗?可能他们之后会在社交软件上对别人诉说着自己的不满。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期待别人来为他们出头。永远不做出头鸟,永远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事情还没完,她们挤到了最前面,但是工作人员已经看到这两个老大娘插队,顿时拦住了她们。
但那两个老大娘依然站在检票口前面不仅丝毫没有后退之意,反而张口和工作人员说话。
也正因为这样,两支队伍的进度一下子陷入了滞缓。人群开始嘈杂起来,工作人员也察觉到异样,无奈之下,只能放行。
看到这里,我明白了。《乌合之众》里说:人一到群体中,为了去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这些人中不乏对她们插队感到不耐,感到厌烦的人。但是他们却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无视她们的行为。这就是一种放任。
为什么到外国会有中国人禁止入内的这种带有歧视性的规定?;为什么明明白白的规则,从小就开始了解的规则,总有人不遵守;就连博士生居然也会做出高铁霸座这种不文明甚至是可耻的行为,更别说早已在世界出名的中国式过马路了。
他们自身的素质是一个因素,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周围的人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高铁霸座有了第一次就有了越来越多的霸座行为在网络上出现,说明这种行为很早就有了,只是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助长了霸座者的侥幸心理。
说到底,还是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在作怪。它潜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与主体是谁无关,与学历无关。
只有当我们自省的时候才会认识到它的存在。
柏杨曾指出:中国人往往不习惯于理智反省,而习惯于情绪反省。
就好像夫妻吵架,丈夫说你对我不好,妻子就反驳说我对你不好还做饭给你吃。关键的地方总被带了过去,这种反省作用并不大。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她拥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悠悠岁月中如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上。
今年是七十周年的伟大诞辰,更是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国家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
但在这同时,我想请各位仔细地思考一个问题:你的素质真的配的上如今这美好生活吗?
国家是由人民创造的,也是由人民推动发展的。
作为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人民拥有怎样的素质,国家就有怎样的风貌。
或许,直至现在,鲁迅先生和柏杨先生仍旧有必要摆上我们的案台,作为一面镜子来更好的映射自己,反省自己。
我期望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式过马路会被写进过去的历史中。人人遵守规则,人人都生活在更好更完善的制度下。
我想,这一幕才是送给祖国最好的礼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