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多娘炮?血性教育要父亲在场,每个父母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教育家

中国多娘炮?血性教育要父亲在场,每个父母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教育家

作者: 联动书匠 | 来源:发表于2017-01-19 11:40 被阅读33次

文/张文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在被问到“心情不好时,谁最能理解、安慰你”时,仅有10.0%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空闲时间,你和谁在一起的时间最长”时,仅有6.9%的人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谁最尊重你,让你感到很自信”时,仅有15.5%的人选择了父亲;在被问到“内心的秘密,你最愿意告诉谁”时,仅有8.5%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

无论是以“蛇精病男”闻名微博的刘梓晨,还是前日被爆遭遇“丧偶式育儿”的明星何洁,在中国家庭里,父亲在家庭教育里的角色错位,使得孩子朝着母性群体倾斜,这是中国隐藏的一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

来看看这段网上很火的视频,在新西兰北帕男子高中任教30年的一位老师在睡梦中安静地离开了人世,当深爱的老师的灵车驶过学校时,全校1700名男生自发聚集在路口,为这位老师跳起了一段2分钟的毛利战舞,为其送行。

一群小毛孩通过音节简单的吼叫,配合原始粗旷的舞姿,迸发出巨大的男性原始的荷尔蒙,形成了强大的气场。场面十分感人。看完视频后很多人沉默了,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反思……

与国外的血性教育相比,中国正在遭遇严重的“男生危机”。貌美的“小鲜肉”备受瞩目,越来越多的男孩子开始涂唇膏、做指甲、秀自拍美如妖孽,剪刀手、嘟嘟嘴、自称本宝宝,感觉自己萌萌哒……男子汉的那种血气方刚、骨子里的坚毅韧性,已然快消失殆尽。

在男生教育备受关注之时,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国内首本为小学男生量身定制的性别教育教材《小小男子汉》,旨在从六个维度,打造阳光、阳刚的男儿郎。但我们不得不反思,出现如此“男生危机”,最需要教育的真的只有孩子吗?

其实,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尤其是爸爸。

现今中国家庭教育、孩子成长,有三个必备元素:奶、蜜和盐。以爱为营养的“奶”,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甜“蜜”的情感支持,让孩子认识和体察“好的世界”;品格和智识的“盐”,将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而三元素中的“盐”,更多是来自父亲,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孩子身上的很多品行,诸如坚毅、果敢,对自己所热爱或责任所在的事竭尽全力地追求、探索,这些往往来自于父亲的启迪和鞭策。说得更直接一点就是,父亲不缺席,男孩才能更像男孩,女孩才能更像女孩。

很多家庭,都需要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父亲和母亲给予孩子爱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母爱是接纳和慈爱,父爱是平衡和责任,充分的母爱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好地成长,适当的父爱有助于让孩子完成其社会化。

其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一个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这个时候的父亲加入更有利于男孩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更有利于孩子男子汉气概的培养。因为,父亲知识面宽广,常常会灌输给男孩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会鼓励男孩遇事自己动手、大胆尝试;总是以朋友和“大孩子”的姿态,与男孩一起无拘无束地玩耍。

也就是说,孩子到了九岁以后,父亲就成为影响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成长的关键。如果父亲长期在孩子的教育中缺席,会让这些男孩在成长之路上缺少可以模仿和学习的榜样,无法体悟到男孩天生就应具备的责任与担当,勇气与坚毅,从而放任自己沉溺在娱乐与享受中,而不能自觉地投入到刻苦勤奋的学习与工作中,进而造成了他们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走入社会中,都缺乏竞争力的现象。

因此,请不要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为一个缺失的角色,也不要站在妈妈背后当一个吃瓜爸爸。

给父亲的建议

1. 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

3.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 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 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

6. 不能当众教育孩子。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7. 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对孩子来说,他极度地渴望爱,又极度地渴求安全感。在爱与安全感两个要素之间,任何一个要素的缺失,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构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8. 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多娘炮?血性教育要父亲在场,每个父母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教育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ki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