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婆婆发送的信息:
图片1.png
在信息里,对于我妈妈,她终于不再提及“我们感谢你妈妈”之类的话,而只是表达了对我妈妈的关心。
我心里既感激又感慨。
上一次婆婆跟我联系,也是一条长信息:
图片2.png
也许是我敏感多心,本来是表达关心和感谢的好意,可我心里并不开心。
我婆婆感谢我妈妈帮助照顾我和我的孩子,这样的情形发生了很多次。尤其刚生完宝宝在家坐月子时,两个妈都从老家过来了,婆婆就多次表达,照顾媳妇坐月子是婆婆的事情,所以她辛苦是应该的,而我妈妈在这里受苦了,她很感谢我妈妈。
从传统观念来讲,孩子遵循传统随父姓,也确实似乎更应是爷爷奶奶照顾孙辈。公公婆婆出于他们观念里的责任心,觉得照顾孙女是他们来做的事情,我妈妈在这里是在帮他们的忙,所以他们要表达感谢。
婆婆年轻时结婚生子后,遵循传统坐月子的习俗,是公公不在身边一个人带着先生回婆家做的月子。我理解她的生活经历让她有这些传统观念是很正常的,也理解她是出于她的责任心才会对我妈妈表达感激。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婆婆是极为有责任心的好婆婆,把照顾自己的媳妇和孙辈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她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也让我深深觉得我因为结婚嫁给了我老公,就成了她们家人,而不再是我父母家人了。我的孩子遵循传统随了父姓,所以孩子也是她们家,所以我父母在我自己家里帮助照顾我的孩子,是外人在帮忙,因此要表达感谢。
这样的观念没什么大错,但却割裂了我和我爸妈的感情。他们对我爸妈表达感谢,让我觉得因为我结婚了,所以我就不是我爸妈家里的人了;孩子因为跟爸爸姓,所以爷爷奶奶是家里人而姥姥姥爷就是外人。
我不认可也不喜欢这种观念。
我无意要违背传统,像有些朋友家一样,孩子干脆没姓氏或有两个孩子就分别随父姓和母姓。但是,孩子的姓氏并不意味着她只属于先生家人。对我们来说,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只不过是称呼不同,对孩子的亲疏和情感都是一样的。而照顾孩子长大,是我和先生的责任和义务,却不是爷爷奶奶也不是姥姥姥爷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说起感谢,是我们要感谢双方父母对我们和孩子的关心和照顾,而非公公婆婆去感谢我爸妈。
本来传统观念里对女性就有很多束缚,比如“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观念;比如在我们当地,女儿回娘家不能和女婿一起住在娘家的旧俗。曾经结婚后再回家,村里的人原来看到我回家都是说:“你回来啦!”,而今都改成了“你来啦!”,那种心理落差无以言表。种种因结婚而产生的不适让我拒绝那样的观念。
更何况,新时代里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并不像婆婆当初的时代里主要是男性承担家庭责任,所以也确实不应再是那样的观念。家里的妻子和她爸妈相处几十年,爸妈把她抚养长大、供养读书和照顾生活的感情,和公公婆婆和家里的丈夫相处几十年的感情一样深。不能说只因为妻子是女性,所以要被迫接受因为结婚了所以是别家人,和自己爸妈就不是一家人了。
我爸妈曾经也是那样传统的观点,但我也多次向他们表达我的观点。他们也经历了哥哥结婚并且侄女是由姥姥照顾多年长大,所以现在也逐渐接受了我的理念。他们开始觉得女儿出嫁了是女儿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和儿子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没什么不同。
我觉得这样的理念更健康,也对女性更友好。
如今我生的也是女孩,我不希望她将来长大了也会有我这样的困扰。我希望她知道即便她将来长大嫁人了,她也永远不是“泼出去的水”,永远不会不再属于我们这个家,而就是别家人了。我和先生作为她的父母,不管她将来是否结婚嫁人,对她的爱都不会发生变化。
这些话憋在心里好久,不知道是否合适向婆婆表达。可是不沟通积累的怨气,让我开始讨厌婆婆的信息,甚至内心里有些拒绝孩子和她亲,只因为她把孩子和我爸妈割裂开。我觉得再不沟通,会引发更多对她的心理抗拒。所以我写了长长的几条信息,向婆婆表达了我的观点。
本来很忐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表达清楚,不知道婆婆是否能理解。从今天的信息来看,婆婆理解并且用行动支持了我。
婆媳是自古以来就会有很多矛盾的组合,在各种宝妈群里,吐槽婆婆不好相处的人一堆一堆,有时候我看着都觉得难过。所以,我着实很感恩我有一个这样的婆婆,能够通过沟通来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而不是一味忍耐。
同为女性,因为时代和经历不同,大部分婆婆和媳妇因为观念不同而相互为难。但时代变化,女性的能力和家庭角色也在发生变化,或许我们应该通过沟通,去表达自己的观点,去争取自己爸妈和自己公婆的理解和支持。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女性会因为这些一点一点的变化,内心更加舒坦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