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的一个招聘网将一个名大学生招进了一个传销组织,就此丧命,几乎属于惨死,在诸多讨中,我们发声最多的是:如何预防被骗子骗?
我们该如何要求一个刚出社会的大学生应对社会的繁杂之余还得保身立命?一生就这点时间,如何做到什么都知道呢?那么对可查公布信息上的信任是我活该么?
显然不是的,这种方便指责行为并不合理甚至丑陋,指责一个人容易听信他人?指责你买六千块的手机买来变成一块砖头?
这是信任缺失的状态,或者说失信的代价远远低于收益代价,才会在各种行业风行至今,因为不信任,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认知,买房需要知道法律法规,知道各种税费,买好了装修还要掌握各种材料选择方法,辨别真假,甚至还要跟物业斗智斗勇。令得本来不需要烦心的事情造成寝食难安,工作耽误,家庭不和谐!但你不得不分心去了解,否则便被骗了是活该?
然后这个上塑源头是在于公众风险的提高,而且非常高,人与人,事和事之间的信任度非常低,可以看见市面上一半以上的广告是被人难以让人信任的,因为往往不久后就会被打脸,你看好一个小区广告售价多少多少总还有个“起”字,然后并不会有那个价格的房子,大多刚巧售完了,其他价位“稍微偏高”但是“位置更好”是否考虑?
这已经算是隐性的骗了,最后成交价也是你自己确认了才成就的,还有不少的套路甚至绕晕了也不会明白!
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社会能保障商家说的话具有真实性,将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简单那么一点,就不需要我们去学习如何防止受骗上当而能够踏踏实实的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