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感悟
知识,应用到行为中才是力量!

知识,应用到行为中才是力量!

作者: 山东田夫 | 来源:发表于2020-12-03 04:26 被阅读0次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员改变,“任何不以学员改变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

如何才能促使学员改变?以学员为主体,让其乘上学习改变的“三驾马车”,即完成“认知—行动—情感”的不断循环重复,才能促使学员逐步发生改变。

“三驾马车”中,认知的作用占1/7,行为的作用占3/7,情感的作用占3/7。讲师抖的干货再多,道理讲得再透,做的仍然是改变学员认知层面的事情,效果只占1/7。

据说世界上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前者成功了叫老师,后者成功了叫老板。

有时候讲多了还可能给学员制造焦虑,知道越多而能做到的很少的时候,情感上就会出现焦虑。

建构主义的核心主张认为,任何知识都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建构,田俊国老师曾说:“点滴收获都是学员自己折腾的结果”。一个人很容易忘记别人说过什么,但很难忘记自己体验过什么。体验是行为的结果,是促使改变的重要动力。

所以,培训课堂上学员不应是全程旁观者,而是应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和老师的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建构。

工科培训的有效做法是“做中学”;文科培训的有效做法是在情境中讨论。对话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互动方式,无对话不教学。

“情感是学习最重要的变量。”道理讲透,不如情感深厚。永远不要给一个有负面情绪的人讲道理,也永远不要带着负面情绪给人讲道理。道理永远在学员想听的时候讲。老师的舞台在学生心里,花更多的时间走进学员的内心世界,而不是花更多的时间讲道理。多表扬,少批评,及时给学员的积极行为进行正向反馈,学员就会产生学习的热情。

无论是情绪调整还是活动折腾,都需要以牺牲知识数量和课堂时间为代价,从而可能会让学员感觉“干货不够”。但是,学不在多,转化就行;转化不在多,有价值就行。老师应该降低认知负荷率,提高转化率。
在互联网时代,知识未必都是力量,转化成自己的知识才能产生力量,应用到行为中的知识才是力量!

转化需要时间,教育培训从来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有人说“教育上的用力过猛都是人生绝望的表现”,结果只能是“高压水枪插碗里,存不下多少水”。

相关文章

  • 知识,应用到行为中才是力量!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员改变,“任何不以学员改变为目的的培训都是耍流氓”。 如何才能促使学员改变?以学员为主体,让...

  • 知识真的有力量吗?

    有力量的原因: 有的知识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有力量; 有的知识不能简单的应用到生活中,但是...

  • 有序组织的第六原理

    知识不是力量,共享知识才是力量。

  • google工作方法

    这本书真的不错 知识不是力量,分享知识才是力量

  • 用临界知识指导生活

    1.知识并不一定就是力量,只有能改变我们行为并产生结果的知识才是力量。 2.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框架来安排自己的临...

  • 2019-05-16

    知识不是力量,只有内化和运用才是

  • 激情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行动才是力量 记住,知识不是力量,行动才是力量! 每一周的每一天,执行都远远胜过知识。 如果你所学的东西只能导向知...

  • 姜月萍早分享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欲则广是宜人 知识不是力量 知识分享出去才是力量

  • 听樊代明院士讲

    01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力量吗?不是!图书馆那么多知识,那是力量吗?不是,那是重量! 02 人定胜天,认识的才是...

  • 多一些思考,少一点套路——《好好学习》读书心得之八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说了非常多学习的心态,思维和方法.然而学习本身不是目的,能够将学到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才是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应用到行为中才是力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lg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