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更好的人,就必须与我们的天性作斗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前几日背诵的《三字经》,大概意思是人生下来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本性虽然差不多,但习惯却有很大不同。如果不加以教导,本性就会随着社会环境而变化,教育他,必须要一直坚持下去。
说到这里,就联系到第一句的要与我们的天性做斗争,天性跟本性,按理说是同一个意思,那本性到底是不是天性的呢?
按我的理解,本性是指孩子生下来时的纯洁,一张白纸,但在生活环境里会受固有理念的影响,引发人的天性,天性包含贪婪、自私、偏见、懒惰、成瘾等等。
我们要成为更好的人,就要克服天性,挑战自我,掌控情绪。偏见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事情,但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发现,总以为那些都是正常的,那一起来看看《偏见》里的故事,深刻体会一下隐形偏见带给我们的影响。
《偏见》一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珍妮弗·埃伯哈特,她写这本书的目的是揭露隐形偏见造成的重大问题,就此问题也做出了解决方案。本书大多是以作者描述亲身经历以及黑人不公平事件组成,故事性很强,结合专业性的心理学知识,具有可读性的同时,也让人能够轻松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上学时,在历史课里学到过种族歧视的课题,一般就是一笔带过,所以在我的认知里,一直以为那就是过去的事,以为种族歧视早已过去,当看到作者描述黑人遇到不公正待遇时,我震惊了,完全不敢相信这就是当代法治社会下的现实。
作者在文中提到,黑人走在路上,无缘无故被警察殴打,有一对黑人小情侣,在草坪上进行野餐时,警察会意外出现,随机盘问,甚至是有很多黑人被误杀,也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就算提出异议,也会被其他“正义”力量掩盖,成为一个无头的冤案。
仅仅因为他们是黑人,所以就该承受这一切不公正的待遇。他们当中有杰出的人才,有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甚至也出现过伟大的领袖,为什么他们会因为肤色的不同,要承受如此之久的不合理对待?
文中提到:他们见过最暴力的人就是警察。黑人们记得的唯一合理的规则,就是长辈们常说的话,如果你看到警察,就赶紧跑,祈祷自己别被抓。
当看到这些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现实规则里,警察的责任是保护和服务公众,为什么在不同人眼里,会有如此之大的区别?
这就是历史性的偏见,文化里的认同感,使白人对黑人有天生的敌意。很多时候,第一感觉就使人产生偏见,从而进一步产生误会,引起公开化的矛盾,使事件扩大化。一个人最基本的被人尊重的权利都会被剥夺,这样的社会还有什么公平而言?
先放下书中对大多不公平待遇描述的悲痛,先看一看作者对此提出的心理学概念和解决方案。
解决偏见的前提是:在评价的语气和内容上要尊重他人。
作者提出要多做一些偏见训练,这样可以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下意识的选择是如何被我们所见所感的成见趋势的。
人们需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巩固对事物的看法,当人们有了更正确的认知后,形成了自我的价值体系,可以抵消以往的固定观念,从而达到更好的行为效果。
以上是对书中的一些事件和看法做出总结,接下来引申到我现实生活中的所感所悟。
我是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教育培训机构在我们十八线小城市称为补习班,来上补习班的孩子,一种是成绩比较好的,培优;一种是成绩超级差的,补差。一般成绩中等的,父母多是不着急,成绩好坏,随他去。
成绩好的做作业很积极,成绩差的做作业很拖沓,从而老师们讨论学生时,就会带有一种固定看法:成绩好的会越来越好,成绩差的怎么都补不起来。这是从孩子的行为中得到的反馈,但容易产生偏见。就好比一个班里60个学生,老师喜欢成绩好的,而成绩差的,就不会受到重视一样的道理。
同样,我也遇到过冥顽不灵的学生,作业乱写,字写得跟鬼画符一样,跟他讲啥都是对牛弹琴死活不听,坚持过几次后,就会形成固定观念,烂泥扶不上墙,自然疏远,不想管了。这是在无形中形成的偏见,而我们正常人却会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这种偏见是后天性形成的,与文中提到的偏见有相同之处,就是对某一个事物有固定的看法,怎么样才能化解呢?
对我来说,这是工作需要,学生交了钱来补习,不可能说他不想做,老师就不要求他做,就算是对他有了一种偏见,但也不能视而不见,只能是尽我所能,多去发现学生的优点,有效地进行沟通。
在新课改的学生观里有一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里特指学生,其实也可以换位成其他的例子,比如任何人是发展中的人,任何人都是独特的人,我们不能以一时之态判定他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对待学生,如同对待身边的人一样,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不能以偏概全,从了解和尊重出发,才可以解除固有的偏见,成就别人,同样也是成就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比如看见帅哥,就会想到他一定有很多女朋友,看到乞丐,就会想到他一定很穷,看到开豪车的,就会觉得他一定很幸福,其实不然,当我们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后,才会发现,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的假象。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别人,每一个平凡人的背后都有神奇的故事和感情,在你所看不见的地方熠熠生辉。
这同样也是对自我的一个要求,在不了解别人的时候,不要妄自非议,当你真正去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发现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人都有其可爱的一面,也有很多纯真善良的一面,这是需要我们有更深层次的相知之后才会有的领悟。
总之一句话: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当然,这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有这种自我的认知与判断能力。
当我们真正修炼到可以不对别人评头论足时,我相信那时候的你才是最优秀的。每天忙着自我充电,自我提升,当偏见慢慢缩小,你才会发现你的格局逐渐增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