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是什么?偏见是拘泥于过去生活经验,所作出的主观臆断。
偏见分为对人的偏见、对事的偏见、对物的偏见。
偏见是争端的导火索、误解的制造源、创造力的大敌。无论哪种偏见,放下,世界都会变更好。
对人的偏见

《疯狂动物城》讲的就是放下偏见的故事。
朱迪希望成为一名警察,父母和教官对她说:“兔子不可能成为一名警察。”正是因为对兔子的偏见,所以朱迪会遇到那么多磨难。
尼克希望成为一名志愿者,儿时的同伴认为他是食肉动物,不可信任。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他被其他人扔出屋子。由此产生心理阴影,走上行骗的道路。
动物城正是因为食草动物对食肉动物存有偏见,才会因朱迪的话爆发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阶级矛盾。
可以说,存有偏见,见到的世界都是虚假的。放下偏见,才能发现真实的世界:兔子能侦破案件,狐狸能善良友善,考拉能开快车。
若世界没有奇迹,那不是太无趣了吗?
对事的偏见
我们关于对方意图的假设通常都是错的。 ——《高难度谈话》
事件发生时,我们会对这件事产生偏见,猜测对方的意图。
然而其他人的意图只会出现在他们的头脑和心绪之中,我们又怎么可能了解呢?无论在我们看来自己关于对方意图的假设是多么正确,它们都不过是些不完整,或者是错误的设想。
当我们根据对方的行为做出结论时,很少人能宽宏大量。当我们和朋友约好看电影而他却迟到时,相对于认为“我敢打赌,他一定是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所以才会迟到”,我们更有可能认为“真讨厌,他一点都不在乎我看不到电影的开头”。当我们因为某人的行为而受到伤害时,我们做出的通常都是最坏情况的假设。
那么不良意图是否存在呢?当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令人讨厌的、不顾及他人、故意让我们难堪的人。只不过,这样的情况毕竟要比我们想象的少很多,而在没有听对方的描述之前,我们根本无法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
错误归结他人意图的代价是昂贵的。错误的猜测将会危及与他人的关系。
如果错误地假设他人,则我们会从“他们意图不良”的想法很自然地联想到“他们不是好人”。而这一判断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之间的谈话,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也必会受此影响。
一旦我们认为自己看穿了某人的想法,当我们再评判此人的行为时,就难免会不自觉地带上偏见,危机也就随之产生。我们对某人的评价越差,就越容易产生有意回避他人的真实想法,我们距离真相就越远。
当发现自己有了“交通警察想控制每一个人”或“我的老板控制欲过强”,或是“我的邻居简直无法沟通”此类的想法时。
请警醒自己,自己存有偏见。
对物的偏见
对物的偏见会产生功能固着心理。
功能固着心理指的是指一个人看到一种惯常的功用或联系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功用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
这主要原因是因为在人们的视野和心理上存在局限,受到某种物体的通常用途的影响,所以难以发现这种物体的其他新用途,因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妨碍了问题的解决。
二战时,隆美尔到北非作战。德军为应对英军的飞机准备了许多88mm高射炮,到了北非才发现,英军没有派遣飞机而派遣许多新式坦克,这让德军在战局上陷入被动。
穷则思变,一名德国连长突发奇想,把高射炮放平,打坦克,效果居然出奇的好。
英军想不明白为什么德军会有射程如此远的反坦克炮,甚至一名英国军官在被俘虏后向德军提出请求:死前能否看一眼德军的反坦克炮。
综上所述,偏见是争端的导火索、误解的制造源、创造力的大敌。
紧紧握住手,里面什么都没有。
放开偏见,世界都在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