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发现自己很爱挑刺儿......
原来不敢表达,有什么也不会说,从而导致最后什么都不想,好像是什么都与我无关的状态,总是很难让自己投入去做什么事情。
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说不上来是什么,反正口头语经常是,“也行,也可以,都可以,怎么都行,没意见,听你的......”类似这样的话。
可是,最近发现自己变得爱挑刺儿了,看别人所提交的东西,总觉得有点不对,想往自己的想法方向拉,比如别人的稿子,比如昨天的内容导图。在稿子呈现时发现没按我的想法走,也很好啊,还有那么多优点,为什么我看不到?在内容框架图在另一位老师的点评下,没问题,掌控好就行了的情形下,我怀疑,我又做错了吗?难道不可以更好的吗?
突然间,自己又陷入了一个极端,如何处于中间徘徊?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我应该怎么抓住闪光点,精准的看到别人的需求呢?我还是不自主的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包括一节微课的准备,我要呈现什么?这会对她们有用,这是真的吗?我所以为的有用就是真的有用吗?这是她们真正想要了解知道的吗?也许并不是!
于是,在挑刺儿的背后,我没有看到对方的需求,她想要什么?她需要什么反馈,我能给到什么?
在极力挑刺儿的背后也许还隐藏着极大的不安全感,急于表现,体现价值,对自己的不认可,渴望通过这样的表象来展现自己,会有吗?也许是有的,只是潜意识中不自觉的体现。
如何做到不挑刺儿呢?首先,个人方面,认可,自信,自我供足,必不可少;其次,眼里有光,照亮他人,看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这是接下来的目标,无论和谁接触,都要找到对方的一个闪光点,至少一个;最后,学会换位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的换位,是设身处地的换位,想他人之所想。
也许,这还是有点居于表面的,待我实际行动看成效吧,挑刺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为啥挑刺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