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作者:艾瑞克·赛诺威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作者:艾瑞克·赛诺威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19-03-06 20:17 被阅读17次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内容简介:

    66岁高龄的霍华德是哈佛商学院的传奇人物。在哈佛商学院,霍华德被看作是企业家的精神领袖。作为一位有代表性的老师,他是创新企业领域的领导者。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的资产富可敌国。

    在霍华德40年的执教生涯中,他为无数哈佛毕业生以及全球商业领袖们传授了知识和经验。他桃李天下,学生中不乏国家领导人,大型企业的CEO,还有不少世界级的商业领袖。例如有巴西的亿万富翁、世界知名企业百威啤酒的控股人豪尔赫·保罗·莱曼;瑞士医疗器具产业先锋人物兼大慈善家汉斯约格·魏斯;风险投资家之父皮彻·约翰逊;以及在英特尔与苹果的商业联姻中起推动作用的投资家阿瑟·罗克……

    为什么像莱曼、魏斯、约翰逊和罗克这些商业大亨们要拜这位老者为师呢?为什么那么多已经获得巅峰成就的人,在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会选择重回哈佛,听听霍华德怎么说?因为他们知道,这位老人拥有敏锐的心理洞察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惊人的商业眼光。

    然而,某一天,霍华德的生命之钟卡了一下,这位传奇人物差点因心脏骤停而长眠于哈佛的那片被精心修剪过的草坪上。他的学生艾瑞克.赛诺威探望他时追问道:“当你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想到此生还有哪些遗憾的事?”霍华德的回答是:“没有。我对我的一生感到满足。”

    离开病房时,艾瑞克·赛诺威被霍华德的平静与满足深深刺激了,在哈佛,有太多聪明人,但是霍华德不一样,霍华德拥有的是不凡的智慧。他用看似直接又不失技巧的方法来处理好人生中的各种困境,从而得到丰富的阅历与平静的内心。

    为了留住霍华德一生所积累的经验与智慧,他们决定写下这本书《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作为霍华德留给世人的礼物。书里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为我们带来了创造富足人生的十四个实用策略。

    作者简介:

    艾瑞克·赛诺威,美国人,是一位企业家、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对事业公司、学术领域、非营利性机构的工作都有涉足。他同时也是Axcess Luxury & Lifestyle的共同创始人和总裁。这个公司的本部在纽约,为奢侈品牌提供发展建议。他如今一家三口住在新泽西州(New Jersey)的Summit。

    梅里尔·麦道,白天的身份是哈佛大学学术发展计划院的院长,晚上的身份是剧作家、自由撰稿人、丈夫和父亲。他与家人住在波士顿。

    精彩书评:

    壹:

    书里有这样的一段话——

    某一天,霍华德的生命之钟卡了一下,这位传奇人物差点因心脏骤停而长眠于哈佛的那片被精心修剪过的草坪上。

    他的学生艾瑞克.赛诺威探望他时追问道:“当你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想到此生还有哪些遗憾的事?”

    霍华德的回答是:“没有。我对我的一生感到满足。”

    反思自己,为了前行的生活,失落太多。

    贰:

    “艾瑞克,一个人只有生活不如意或者没有全心全意追逐梦想时才会感到后悔,”霍华德语气平和地道来,“我过上了我想要的生活,得到的甚至比我期望的更多。我拥有完美的妻子、和美的家庭,朋友圈又是那么广泛。另外,我想我也为这个星球上的生物与人做出了一些贡献。”

    “这么说,当你离开人世时,你是开心满足的?”

    “死亡是无法令人开心的,但我对我的一生感到满足,”他回答道,“人无完人,我们只是凡人,必须接受这一点。当我离开时,我不会为我做过或没做过的事感到后悔。”

    看到书中的这个部分的时候,我几乎也要流泪了,我们终于来到以前憧憬的年纪,却发现已经有人结婚、有人生子、有人出国、有人生活顺利、有人坚持梦想、有人碌碌无为....就像是一个分水岭,毕业时的那个蓝天早已消失不见,那个和你在操场边说着要一起走到未来的人,也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

    看着窗外的天,突然就黑了,感觉像我们的青春,突然没了。

    我们有多少事情没有来得及做,有多少人还没来的及对他说些什么,他们就离开了我的世界。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震撼。推荐给你,全然开阔的心灵之旅。

    叁:

    这是一本行文节奏舒缓的商业畅销书,读起来的感觉,就像是在听作者与主人公在哈佛校园的林荫小路上散步聊天一样,漫无边际,轻松随意,又若有所得。

    这本书主要给我三个启发。

    一、不要被攀比心态推入西西弗斯困境

    本书的主人公——哈佛商学院名誉教授霍华德•史蒂文森曾接触过世界各地的大量企业家。他发现,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来自哪个国家,抛开他们的生活定位、职业野心、商业背景、个人资产和能力不说,企业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那就是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并获得人生幸福感。

    但是,史蒂文森教授提醒:社会和媒体都在宣扬一种相互比较的思想,这让我们不知不觉地就去和别人进行比较。

    这种互相攀比的竞争环境让我们进入了零和博弈的游戏,只要有胜者就必然有败者,我们无法实现共赢。

    在互相攀比中,成功本身被美化了,新的成就没有赢得掌声,只是被当作超越的目标。互相攀比让人想到神话故事里的西西弗斯(被惩罚一生都推石头上山)和丹达罗斯(他的目标永远遥不可及),我们不断谋求,可我们追求的东西总遥不可及,这让我们像推石头上山一样白费力,量力而行、轻松过日子,知足似乎永远不会出现在主流价值观中,为了自我成就我们都把自己看作无所不能。除此之外,我们总是胡乱攀比搞得自己不开心。每个人都不免受到互相攀比的影响,没有抵抗住“永远不够好”对我的潜意识的侵袭。

    陷入攀比中的人们会陷入“忧虑疲劳”,这是一种从来发现不了自身有点,而只会去和别人比较的病。

    记住史蒂文森教授的提醒:波澜不惊也是一种成功。

    二、合理分配时间以使生活中的各个维度兼顾平衡

    生活不是课堂,我们不可能时时刻刻在每件事上都拿高分,我们的生活太复杂了,有很多事我们不能面面俱到。

    只把重心放在一个目标上就像是专注于训练某块肌肉:你的整体健康并未得到加强,实际上这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

    面对生活中的各个维度,如果你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就别想获得成功。

    想合理利用时间,先想一想以下这些问题: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针对我们的回答,我们该如何支配时间?我们支配时间的方式让我们自己感到满意吗?我们支配时间的方式有没有让我们的基本需要和渴求得到满足?我们有没有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时间这一宝贵资源,让自己被动地被各种事务支配?

    生活不可预知,不要认为自己能够控制和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否则,你就会像是一个在奥运会参加平衡木比赛的同时拿着鸡蛋、网球或小刀在上面玩杂耍。

    有7个方面大致能代表我们大多数人的个人维度:

    1、家庭

    2、社交

    3、精神

    4、身体

    5、物质

    6、兴趣

    7、职业

    每一项都对应3个问题需要你去回答: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某项个人维度中我想投入多少精力?这一个人维度又和其他维度又什么样的重要关联?

    在平衡的过程中,根据你对不同方面的重视程度,可以帮助你更明智地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和财力。

    三、在职业选择方面不要自欺欺人

    在职业选择方面,人们总是会被谬论引导,从而错误地判断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盲目发奋的谬论,就是鼓吹“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忽视了外界环境和自身条件,以及观察和思考的价值。还有就是乐趣和热情的谬论,即认为只要我们对一份事业感兴趣,就会在这一领域有所建树。但是,有时仅仅是热爱一份工作并不能让你有所进步。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自欺欺人,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的核心竞争力,比如我自身拥有的知识、技能、个性,能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份工作?

    第二,如果我的职场目标非常独特,门槛很高,那么我的核心竞争力和那些跟我有同样目标的人相比有没有优势?

    合理的职业选择要建立在对自己的3点分析之上:这件事必须是我喜欢做的,还要是我擅长做的,并且在这个领域内要有能和我在兴趣和能力上同等竞争的人。

    四、蛇足

    最后,记住史蒂文森教授的一句话:在这个盲目攀比的时代,首先要内心强大,然后再探究事实、了解本质。

    肆:

    佩服出书人的聪明,本书英文原名应该是《霍华德的礼物》,但经出书人一改,成了《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这个名称确实能够吸引眼球,毫无疑问,我就是被这个书名吸引住的,而本书,也名副其实,将一位哈佛老教授毕生的人生智慧,一一道来。

    本书通过非常多的例子,将一位尤达大师的智慧一一呈现,在讲述小故事之余剖析人生大道理,看后受益菲浅。此书适合有10年职场经验以上人员阅读。

    摘录两段文章,如果你看完之后没有感觉,那就证明本书暂时不适合你。

    “转折点出现后,你要么积极抓住机会利用它帮你实现价值,要么就放弃机会任命运摆布,无论你将以何种方式回应,你的态度都是至关重要的”。“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争取,得到的回应是好是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得到的回应可以帮助当事人尽快拓宽他的未来视野”

    “当你身陷困境时,需要的不是一群人七嘴八舌地争论你怎么才能摆脱现状,而是需要一个人对你说:我经历过这种情况,让我们一起努力走出困境吧”(将此话献给我一位导师)

    伍:

    《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这本书英文名是《Howard`s Gift》。所以主角必然是霍华德了。作者和霍华德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也可以称作是私人顾问。本书是作者将他和霍华德的种种谈话整理出来的一本书,主线是个人的发展。讲到了职业规划,怎么分析企业文化,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人生目标,要认清自己不要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等。 

    首先提到一个转折点的概念,即生活中会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事,有的有利,有的中性,有的不利。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做。其实和我们所讲的:“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本质上差不多,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勇气去改变和你做了什么样的选择。之后讲到了平衡问题,怎么平衡各种事件,比如事件和家庭,当同时遇到一堆事该怎么选择之类的。个人觉得这本书本质还是在讲选择和平衡的问题。

    对于选择。人与人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看重结果有的人喜欢过程,有的人喜欢女人有的人喜欢男人有的男人女人都喜欢。所以你的人生必须由你自己来选择,选择适合你的,能给你带来快乐和幸福的人生。正如霍华德所说的,对他的老婆来说他是个好丈夫,但对于别的女人来说他就不是个好丈夫,尤其是他的前妻。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而你的精力和时间又是有限的,你选择了A那你必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B、C、D等等,此时,就要看哪件事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东西,更契合你的人生目标。

    对于平衡。你是花在事业上的时间多一些呢?还是会多陪陪老婆孩子呢?这就是一个平衡。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没有十全十美的事,一切都在变化,有的只是对于这件事的两面性达到一个平衡,一个适合你的平衡。所以你只能权衡一下,做个选择!其实平衡也可以算是一个选择的标准!

    以下是在本书中摘抄的几段话:

    1.最大的风险就是停止前进,不去追求你理想的状态。

    2.很多人在生活中感到成功而充实并不是因为他们技艺超群、信心百倍,而是因为他们都有自己对于成功和卓越的定义,并且一直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不断前进。

    3.成功的企业永远都在适应经济形势,会随时改变经营的战略和目标,也会为自身投资,它们发现自身潜质并加以发展,然后为即将遇到的机会做好能力上的准备。

    4.判断一个事物时,不要管它与其他人的关系,而要看它与我们自己的关系,特别是与我们情操陶冶和智力扩展的关系。

    5.我们必须接受我们不能顾及全局的现实。我们不能实现所有目标,也不能让每个渴望都得到满足。我们越快接受这个现实,就越能少走弯路。最终我们都会意识到,要想获得满足感,就要接受我们在事业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上的确能力有限的事实。

        以上这五段话是我认为比较经典的,会对自身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还有一个我比较认同的观点就是,要向前看,以前的事用心去做就好,不要再去后悔和纠结,失败了就从中接受教训吸取经验。Move on!这也是我最喜欢的英文短语,没有之一!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在哈佛的最后一堂课》作者:艾瑞克·赛诺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ox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