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将古典的《超级个体》关于自我管理的章节学习整理。概要如下:
day53 自我管理一、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工具
1、面对各种工具,坚持不了三天的原因
1)没有自知之明(精力预估不够)
2)贪多
3)工具太复杂
小结:穷+贪
2、工具
# 三件事 #
1)第一件事
2)第二件事
3)第三件事
【小确幸】
【昨日回顾】
3、窍门
1)早上想---脑袋清醒
2)写下来---VS目标损耗
3)发出去---公众承诺带来的执行力;获得协作和资源(=资源连接的工具);带来领导力
二、如何放大做事的价值,成为一个有结果的人?
结果思维---一种把自己的能力和行动转化为价值的思维方式
1、结果的第一定律:结果>过程
让结果变得可交换,只有可交换的结果,才是有价值
2、结果的第二定律:有交付价值的结果>无交付加值的结果
eg.文字同步不同平台
3、结果的第三定律:能复制的结果>不能复制的结果
人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对结果不同程度的思考深度。人们做同一件事情,却产出不同的结果,然后产出不同的价值。人的价值,不仅仅是体力、时间、精力管理效能方面的区别,而是对于结果的思考深度。
对于结果不同程度的追求,决定了这个人的身价。(eg.会议通知)
小结:有结果、可交换、易复制
4、金句锦集
1)真正决定人效能的,不是你做了多少事,而是把一件事做得多正确,你能做出什么结果,结果背后的结果又是什么?当您能够想的足够深入,你会发现把一件事情做好是有多么难,这样你也会明白,为什么你媒体拿只需要安排三件事就足够了
2)因为你的结果清单,就是你的价值清单。
Q:
1、用结果思维仔细思考这些问题:睡觉的结果是什么?上班的结果是什么?学习的结果是什么?沟通的结果是什么?
这个我不是很明白
2、认真问问自己——你真的是一个做事有结果的人吗?如何用结果三定律固化和放大这些结果?
不是
三、三个问题,把自己的能力产品化
1、工作中的结果思维修炼
ways:假装自己=一家“外包公司”,不同的展位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
advices:
1)确认结果:很多时候职业人士对于对方交付的只知道动作,不知道结果。要反复确认。
2)多给选项:不要给问答题,给选择题;不要给单选题,给多选题。人们喜欢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3)超出预期:尽可能超过别人的语气一点点。这是一点点让人永远记得你。
2、创业中的结果思维修炼
“外包思维”+“结果三定律”深入
对于自由职业者、多重身份或创业者,持续问这三个问题,让你做事情更有穿透力和价值感:
1)我做这件事情,结果是什么?
2)这个结果对谁有价值?他们看到什么东西才觉得可交付?
3)如何让这个结果抑郁复制,可持续下去?
四、重过程还是结果,that is a question?
我们通过结果与外界交换的,不是通过态度、感受和心情。
3种场景更加需要谈过程:
1)心理活动,而非社会活动;
2)成功以后;
3)终极思考(一生,不全是)
“以终为始”,我们才能准确衡量自己到底做到了什么,才能摆脱焦虑型学习的困境。“每天三件事”其实是要完成当天最重要的三个目标和交付的结果,而不是机械地为做而做,为学而学。
五、也许,世界上就没有“简单”这回事
1、写“三件事”之前,先“清零”;
2、做“三件事”时,用WOOP和“加减乘除”;
1)执行:WOOP
2)心理对比:预想目标与实际障碍,确认可做或不做
3)执行意图(If... Then...)
3、碎片时间思考,大块时间执行
(毫无进展)reasons:(目标渗透“罪魁祸首”)
1)不想---是心里没有真正重视;
2)不能---是你重视了,但能力和资源不够;
3)问题不在你,环境不允许你做
How?
1)破“不想”
a 静下来想,不做这件事会有什么坏处?是否能承受?
b 告诉自己不需太完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c 2种情况:
(1)不重要,直接删
(2)重要,用“吞青蛙法”,早上精力最充沛,用2h做最难的事
2)破“不能”
a 细分目标,降低难度(eg.背单词)
b 找到一个启动点(想找A聊天,不知聊什么,找B聊,激发灵感)
c 使用番茄钟(大任务拆解,每个小任务定一个25~30min的番茄钟,每天完成3--4个番茄钟,很厉害了)
3)“不允许”的可能
a 空间不允许
b 时间不允许(内因,从前两点找)
c 人不允许
Q:
1、你在做“三件事”时,有木有用到之前讲过的工具?如果有,是什么?
吞青蛙+番茄钟tide app
2、在使用“三件事”时,有目标渗透的现象吗?自己对照今天讲的内容分析一下,它们是“不想、不能、不应该”中哪一种?
有,经常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