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父,1904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市丁桥镇海星村,1948年病故在浙江省嘉善县和丰布店,享年44岁。
我祖父病故时,我父亲16岁,尚未成年,但当学徒已有两年。在我父亲的记忆中,我祖父也是从童工开始当学徒,13岁就在浙江桐乡县崇德一绸布店当学徒,1936年因失业在家休息,1938年在浙江嘉善县西塘镇、干窖镇绸布店任职员。用现在的眼光看,我祖父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属于需要自力谋生的穷孩子。因抗日战争爆发曾失业回家,但在1939年又在浙江省嘉善县东门外小寺桥和丰布店任职责。
我祖父遗下平房6间,其中3间内堂铺设木地板,作为家人卧室使用。在1968年,我父亲投入近3500元对老旧房子进行了拆旧重建,一直到1995年因国家建设杭浦高速公路,规划需要拆除我家的老房子,从此我家在丁桥镇海星村再也没有了宅基地。在处理房产时,我重点收藏了祖父母和父母的照片等遗物,这些都是我们在世时的珍藏品。
我祖父重视置业,有钱就买固定资产,当时在邻里属于有财产的农户,其中,有水田1.8亩、旱地10.7亩,鱼塘1.6亩,共计14.1亩地,这些土地是重要家产,也是生活的重要保障。在解放后不久,这些田地和鱼塘都被政府统一没收公有化了。
我祖母曾对我讲起他们年轻时那个社会的事。她说,她不用干活,那么多的田地都给需要土地的邻里们种植作物,在有收成了后,他们都会拿一些收成给我祖母,我祖母也不是要依靠这些东西过日子的。她说反正这些田地需要男劳力去弄,家里只有小孩和她一个人,我们没能力弄这些田地的。
文革期间农村基础施设建设需要用地,要对祖父的老墓地进行迁移。现在的墓地位置是迁移后的位置。迁坟地是由邻里家大人出力帮助我家办理的,迁移工作进行了一整天,我当时初中,帮他们大人跑腿打杂。这次迁移墓地中,邻里们的老人给我讲起了一些我祖父的事,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对祖父的历史有了一点点兴趣和了解,也时常问起我祖母和我父亲关于我祖父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