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长期主义者,和时间做朋友。
每天做可持续积累的事,成为一个健康幸福的有钱人,和一群人一起。
我每天记录的模块有以下几项,内容和形式会持续改进完善。
第一项,赞助情况
第二项,健康相关
第三项,每日随记
第四项,提高财商
第五项,群内分享
…………………………
第一项,赞助情况
为见证时间的复利效应,计划通过拉赞助的方式,攒够500万,在上海买房。
赞助金额按赞助顺序来,比如第1位赞助者,赞助金额为1元,第999位赞助者,赞助金额为999元,以此类推。
大概算了下,需要3000多人赞助。需要多久攒够?不清楚,5年?10年?20年?没关系,持续去做就是。从一开始,这个目标就注定能实现,时间早晚而已。
相关介绍,请见:决定通过攒钱的方式,在上海买房
今天是第57天,共攒得3430元,完成目标比0.0686%。
特别说明:
*本人在上海已有房有车,发起这个活动,只是把房子当做500万的标的,量化起来,会更为直观,震撼。
*本公众号每天最多展示两位赞助者,并非更文当天的赞助情况。下方的赞助者是根据赞助顺序,依次公示,请知晓。
…………………………
第75位赞助者
无广告,纯赞助
…………………………
赞助者通过赞助会获得什么?
初步有下面几个:
1.每位赞助者,可免费广告引流一次
广告文案发我,合适的话,会按顺序每天安排两位赞助者曝光。虽然现在本公众号的读者粉丝比较好,但随着这个活动的持续进行,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个公众号,这就是很好的广告平台。
这里和赞助者说明下,请确保你的广告项目是长期靠谱的,如果不是,建议就省些赞助费。因为,文字是最具有复利效应的,它能记录和宣传你的好,也能记录和宣传你的坏。
2.每位赞助者,我会拉入专门的赞助群
这个群不是一般的群,是复利成长群,我们鼓励每个进群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我们提倡各个方面都注意点滴积累,比如健康,财富,读书,亲子等等。
如何从零开始践行长期主义,我们会有一定的指导,教你从现在开始做起来,但我们不会强求每个人做什么。因为“复利”,“长期主义”……这些都需要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你自己不主动,别人帮不了什么忙。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以选取各自需要的方面,每天持续积累,日拱一卒,日复一日,我们是最好的陪伴者和同行者。
在这个群,因为都是同频长期主义者,所以会有很多共同话题。群里的小伙伴来自各行各业,后面很可能会彼此合作,互相成就。
每个人只要愿意持续在群里输出价值,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3.后期开发复利成长类的付费课程,该课程对赞助者免费开放。
4.群里还会不定期有些额外的小福利发放,暂不透露。
…………………………
第二项,健康相关
俯卧撑:10+
蹲起:10+
仰卧起坐:10+
健走:2.5千米
都不多,都是微习惯,没什么压力,所以更容易持续。
…………………………
第三项,每日随记
【寒寒学英语】
和寒寒一起学选一本专门的教材《新概念》,从第一册开始学。自己完全是学习的心态,和寒寒是同桌关系,陪着寒寒,一起把英语提高起来。
很重要,便于持续而系统的学习。
这两天回武汉了,没法陪寒寒。等武汉这边忙完后,周五就赶回上海,和家人一起过节。
…………………………
在武汉呆了几天,约了几波朋友,有单聚的,有群聚的,总的感觉,一对一单聚这种形式相互受益是最多的。
仔细想想,是有道理的,一对一单聚的话,双方的注意力相对集中,聊的话题会更加深入,也更有针对性,因为除了交流的双方,没有第三者在旁边,也就没有太多干扰因素和顾虑。各自的聚焦点都在对方身上,也有利于升华双方之间的情谊。
群聚的话,效果就会差很多。一般的多人群聚活动,一定有活动发起人,过来参加活动的人,关注点更多在发起人身上,虽然名义上也是想通过这个活动多认识些新朋友,但过来的初衷就决定了发起人是焦点,不信,你看看类似的群聚活动,是不是每次发言最多,站在C位最多的都是发起人。
虽然很多时候,群聚也能收获很多,尤其是发起人是某个领域公认的牛人、大咖的时候,这时大家过来的目的就是想拜会拜会这位牛人。真正的牛人、大咖,每天会很忙,想单独约他们出来见面喝茶,很难,弄这种群聚的形式就很适合,方便牛人一对多,提高牛人的沟通效率。
之前读李开复的书《向死而生》,书里详细介绍了他自己抗癌过程中的所感所悟,有一点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他在生病之前,见人是看人的,如果这个人身份层次太低,或者对自己不会有太多价值,他是不会见的,因为他的单位时间很贵,只会把宝贵的时间留给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人身上。
但自从身体患了病,他开始反思过往自己的一切,反思生命的真谛,觉得生命很多时候是不能用功利来衡量的,人人生而平等,不能根据财富多少、社会地位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往往是那些平凡无奇的人,会更可能给我们的生命带来很多惊喜和感动。
他的这点感悟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们每个人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都会有意无意被这个大染缸染成不同的颜色,进而我们就会带着某种色彩(比如财富,名声,地位,身份等等)去看某类人,但是,除去这些色彩,我们每个人的差距真的很大吗?不一定,在病魔面前,人人平等,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
我这几年参加了很多群聚活动,通过群聚活动,我认识了很多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朋友,但我发现,在这些认识的朋友里,我一直保持很好关系的,基本都是那些我单约出来认识聊过的朋友。而群聚上仅仅相互加微信,留下联系方式的朋友,却基本没怎么往来,这是事实。
所以,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群聚活动看起来效率很高,一次活动确实能认识很多朋友,但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链接真的是牢靠有效,长期持续的吗?!
做营销的朋友都知道,想成交一个客户,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要学会造势,要讲究氛围,要试图通过势能、氛围来影响客户做出感性的买单决定。群聚,某种程度上就是在造势,通过一场人数众多的活动形成一定势能,进而在活动参与者心里形成强烈的高低对比反差,挑起参与者的情绪,让他们掉进自己的场域来,这时,成交就自然变成一件很简单的事了。
通过短期造势确实会很快看到效果,但后期产品价值或服务如果跟不上,成交的客户就会很快恢复理性,他们会在心里对这次的成交做出评判,到底划算不划算。在我看来,市面上通过造势来成交的产品,90%以上都不会给客户带来预期的效果。而那些产品确实好,价值确实到位的产品,不需要多少造势,时间能说明一切。
我还是喜欢一对一的和朋友聊,觉得更符合我的风格,我心里也更踏实,当然,群聚我也不排斥,但想更深入的和某个朋友认识,和他一对一的单约非常有必要。
好了,不多说了,刚刚下飞机,到家,文章发完就洗洗睡了,明天再聊,有机会的话,可以和老罗线下单约下(* ̄︶ ̄)
…………………………
第四项,群内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