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在养心殿一角,发现“破琴一张”,后刻有“大圣遗音”四字草书,经管平湖先生修复后,方得以重见天日。琴腹内有“至德丙申”四个字,就是公元756年的唐琴。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4297/5d77e9c19d4c49ee.jpg)
至德二载(757年)唐肃宗收复长安、洛阳,安禄山为其子安庆绪所害,唐玄宗也被儿子迎回长安。宋代《陈旸乐书》载:“唐明皇返蜀,诏雷俨待诏襄阳。”也就是说在唐玄宗返回长安后,曾下诏令蜀中雷氏之雷俨为琴待诏,“大圣遗音”琴很有可能是唐玄宗命雷俨为庆贺儿子唐肃宗即位而专门斫制的宫琴。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4297/417e2a07233354ef.jpg)
大圣遗音”是什么意思呢?
汉代蔡邕在《琴操》中曾说:“琴,兼三才而备九德,真大圣之遗音也。”意思是说古琴的三种基本音色“泛音”、“散音”、“按音”分别代表天籁、地籁、人籁,与“天、地、人”三才相应;一张理想古琴的声音应该具备“奇、古、透、静、润、圆、匀、清、芳”九种品德。
那么,这里的“大圣”又是指哪些人呢?
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曾经专门为自己的好友,“连中三元”杨寘(音至),写过一篇送别的赠序(《送杨寘序》)。文中说到自己曾患“幽忧之疾”(抑郁症),只好“退而闲居”,仍无好转。后来跟好朋友孙道滋学了几首宫调的琴曲,居然“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体也。”杨寘此时虽有才学,但不得志,而且身体又不好。临别之时,细心的欧阳修将好友孙道滋叫来一起小酌,并买好了一张古琴送给他修身。文中他还详细分析了古琴为何能治愈“幽忧之疾”:“其忧思深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由此可以看出至少在北宋大儒的眼中,“大圣”指的应是尧、舜、文王与孔子等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4297/ec55cdcf7393a717.jpg)
宋 赵佶 听琴图(局部)
所以,“大圣遗音”的琴名所表达的意思至少有两层:一层是尧、舜、文王、孔子等圣人所传之琴曲,另一层是圣人运用琴器、琴曲所传之琴道,或者说是圣人之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4297/70638f2b4fd4160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214297/271cf64cf7c8bfe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