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2-25“大圣遗音”琴

2019-02-25“大圣遗音”琴

作者: f2dcc5df1b5e | 来源:发表于2019-02-25 16:15 被阅读0次

“大圣遗音”琴

作者:七弦

深秋山下,月灑寒江。于万籁俱寂中,古琴声起,孤冷清扬……古琴,既是一种传统乐器,也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意象。自先秦就有“士无故不彻琴瑟”之说,到了魏晋南北朝,古琴更是完成了从隐士好琴到好琴者皆隐士的意义转变。古琴哀而不伤,乐音悠远醇厚,不仅可将人带入深邃而富有哲思的意境,更成为了文人隐士的身份防识。

传说中有“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如今,这些名琴已杳然无寻。但当我看到“大圣遗音”琴时,耳边又响起了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嵇康的《广陵散》,合着清冷的古韵,往事历历在目、逸人纷纷……

“大圣遗音”琴是现今唐琴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发动叛乱,明皇奔蜀,太子李亨即帝位,改元为至德元年。“大圣遗音”琴是李亨即位后所作的第一批宫琴,其制琴工艺与琴身用料都是最上乘的。

“大圣遗音”琴为神农式样,以桐木斫成,栗壳色漆,间以黑漆、朱漆修补。胎质为纯鹿角灰胎(因此琴身坚固耐久),漆面发蛇腹间牛毛纹断。(断纹和漆胎可辨古琴年代,《洞天清录》记:“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五百年不断,愈久则断愈多。”)琴面如弓,背有龙池凤沼,琴背龙池上方刻草书四字“大圣遗音”,琴腹两侧有隶书款“至德丙申”四字。何为大圣遗音?这是欧阳修在《送杨真序》中所说:“舜与文王、孔子之遗也。”传先^遗音,其音色非同寻常。在琴的背面,龙池两旁刻隶书铭“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前两句是指琴音响亮清透,如同寒山秋月之清肃;后两句形容琴声犹万籁沉寂中的桐木爆裂之音。“大圣遗音”琴的琴音响亮清透、饶有古韵,造型浑厚优美,富丽堂皇,非凡琴所能企及。

“大圣遗音”琴曾被当做“破琴一张”。此琴原为清宫旧藏,不知何时藏于南库之中。南库是皇帝收藏文物珍品的最大库房。当时,“大圣遗音”琴没有被放在古董房,而是存于珍品库中,足见其珍贵。然而南库虽为珍品房,却亦年久失修,雨天屋漏,泥水年复一年地从琴面淌下,不知过了多少寒暑,琴面已凝结了一层泥浆水锈,整个琴身看起来破败不堪。溥仪被逐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点查文物时,竟将此琴定为“破琴一张”,于是此琴又被弃置了二十多年。直到1947年,“大圣遗音”琴才被王世襄先生发现,后请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修理,将琴面的泥污水锈清磨干净,却见其面漆金徽丝毫无损,终于再现了这张中唐宫琴的庐山真面目……

相关文章

  • 2019-02-25“大圣遗音”琴

    “大圣遗音”琴 作者:七弦 深秋山下,月灑寒江。于万籁俱寂中,古琴声起,孤冷清扬……古琴,既是一种传统乐器,也是中...

  • 故宫古琴欣赏(二)

    大圣遗音 大圣遗音琴产生在公元756年。是皇帝李亨即位后所作的第一批宫琴。由于此时的听琴人是由盛唐开元、天宝时代过...

  • 大圣遗音

    流传千年 不变是那琴那弦 多少沉浮变幻 终成一曲何时鸣 BY 黄信云 Albert ...

  • 唐之古琴,“大圣遗音”是什么意思呢?

    1924年,清室善后委员会,在养心殿一角,发现“破琴一张”,后刻有“大圣遗音”四字草书,经管平湖先生修复后,方得以...

  • 雨夜怀思

    雨夜怀思 秋衍 长琴奏罢广陵音, 望尽芳华断行人。 细雨江春相聚会, 神仙大圣老臣心。

  • 双调点绛唇·琴

    牛角号钟,万马踏破春秋地。小白多礼,梁下庄王旅。 大圣遗音,九韵朝天寄。辞如玉,捧来绿绮,恰中司马意。 名器音绝,...

  • 当我们听古琴曲的时候,到底在听什么?

    《废琴》 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 遗音

    小时候喜欢了这首歌 不知它是谁的歌 又听了多少遍 总之长大了 才知道了你 原来你在我出生前已经死去 伴随我的青春的...

  • 追求

    在山间种出一株桃树,是道士的追求; 在心间开满一树桃花,是我的追求。 九谒歌台,大圣遗音,是你的追求; 死海黄沙,...

  • 飞鸟遗音

    3月12日早,常不好用的手机忽然又添新病,不能读内存卡,不少应用都不能打开。把手机重置,所有归零。这一点上微信不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2-25“大圣遗音”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yg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