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巴对孩子来说,有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记得我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经常会和小伙伴在自家菜地或小河边取一些黏土加上一些农作物秸秆、石子等进行玩耍,不一会儿,坦克、大炮、蝴蝶、小鱼、娃娃就栩栩如生地出来了,看到自己的杰作,大家又蹦又跳可开心啦。
现在的小朋友限于各种条件,再也没有那么“野趣”的活动,而幼儿园的泥巴池为孩子提供了很好的玩耍条件——泥巴够多,区域够大。我希望通过玩泥活动,能够激发幼儿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情趣,体验愉悦的游戏过程,体会到玩泥的快乐。
开始玩泥学院一个星期了,主角“泥巴”却一直没有吸引孩子的目光,因为里面干干的,还长出了很多草,小朋友们不知道有什么可玩之处,这次不一样了,我们用水管引水到池子里,孩子们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8669/ff65cff26089e617.jpg)
对嘛,加了水才是泥巴呢!可是,平时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始终是漂漂亮亮,干干净净的,所以,孩子不知该如何是好,想玩,又怕脏了衣服。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孩子们怎会喜欢泥巴?
老师先一步脱掉鞋子招呼孩子们一起来玩,小朋友们受到鼓励,纷纷脱下鞋袜或者穿着方便的小凉鞋也进来踩泥巴,“老师老师,泥巴软软的粘粘的,水凉凉的,太好玩啦!”“老师我能用手摸摸吗?我带了备用的衣服......”“我觉得这边还可以再来点水,还是太干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8669/f5d7fa28cfb66c24.jpg)
小朋友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泥巴,跳着笑着不一会都像是小泥猴一样了,“啊,老师!他把我的衣服弄脏了!”“XXX泥巴不要往外扔,扔到外面怎么打扫呀!”小朋友们开始对于游戏规则有了自己的思考,我们马上停下来一起就地讨论玩泥巴的规则,这样一来,大家就能更加自在的进行游戏了。
西西小朋友拿起手中的泥巴搓了个圆圆的球,高兴地举起来给小伙伴分享,乐乐也拿起一团泥巴也学着搓了起来,可是泥巴全黏在手上怎么也搓不起来,“一定是太湿了,你用我这边的泥巴吧!”我一瞧,西西旁边的泥巴软硬合适,乐乐几乎是站在水里了。“不用不用,我再抓点干的泥巴就好啦”乐乐抠出一块干燥的泥巴,合在一起开始搓球,不一会儿,也成功了!我走过去问乐乐,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的方法的?乐乐想了想说,上学期我们做陶艺的时候,老师就是这样教的,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把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8669/da4c3c4dfc448631.jpg)
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尝试用泥巴做起了手工,为了锻炼幼儿手部灵活和肌肉发展,我们引导幼儿首先尝试练习一些简单的搓、团、压等技法,让他们自主尝试进行制作。有的幼儿能够联系到学过的技能,像平时玩橡皮泥那样开始尝试进行搓泥、切泥、揉泥动作,按意愿进行简单组合塑造,有的幼儿捏出的小雪人,有的捏出了小爱心,还有的捏出了小兔子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4978669/b4693bf72e847123.jpg)
我想,除了孩子们灵巧的小手,我们还可以给小朋友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和玩泥工具,再准备一块可以存放作品的地方,让孩子们看看泥塑作品晒干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甚至可以结合主题,让孩子们有意识的做出与主题结合的作品。
我相信,幼儿在玩泥活动中会不断健康活泼地成长,并在其中真正放飞自己的心灵,真正寻求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让我们用心去感悟,带孩子们去玩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