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漫说沟通(原创)

漫说沟通(原创)

作者: 大米饭2020 | 来源:发表于2021-01-27 18:17 被阅读0次

    前不久在时代光华的学习平台上听某讲师谈到一个小故事:他某次听一位日本知名企业家讲课,被问到“你认为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时,这位老企业家一字一句地回答道:“我想,那应该是沟通吧!”

    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沟通方面的问题,深以为然!

    窃以为,对沟通的理解,本身就有不同的层面。

    如果把沟通简单理解为互相说说话,聊聊天,传递一些信息,未免过于肤浅。但即便是这一层面的理解,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就以刚才那位企业家讲的那句话为例,现场有几人真的当场理解了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位讲师说他当时的想法是:沟通有那么难吗?我就是专门讲授沟通课的,要不要我给你上上课?虽然这位讲师所表达的意思有诙谐的成分,但是至少说明当时是没有引起他的共鸣的。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明确的信息,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思考的沉淀,别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真意。这能算是有效沟通吗?

    如果进一步总结,沟通可以理解为信息的传递与确认。未经确认的信息,其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信息沟通的背后要以具体事情的落实为基础。

    这让我想起了早些年接受执行力培训时学到的“计划三要素”:有时间、有价值、可考核,就是要求计划要有时间节点要求、有明确的输出结果要求、且结果的水平具备考核确认条件。这三要素也可以理解为计划沟通的三要素,以确认你所制定的计划的要求能够被执行者接收到,以便他理解时不会产生歧义,执行时没有任何借口,确保后续执行落地。

    前些年听说了发传真五步法:确认传真信息正确、版面清晰——电话沟通请对方接收传真——拨传真号、发送——电话确认对方接收到传真——电话确认传真中重要信息清晰、明确。整个过程都在确保沟通到位。我当时就想:这是有多少人栽在了发传真这件事情上,才能有这么痛地领悟!想想也是,发传真往往是两个单位之间的沟通,人员未必很熟,专业未必一致,背景可能千差万别,这比单位内部的计划沟通还要困难。为了确保结果,设计这个看起来有点复杂的“五步法”也是情有可原的。

    昨天一大早遇到一位供应商在楼道里等待总经理要回款。一打招呼发现她嗓子都哑了。由于正赶上领导开会,我便请她到办公室休息。大约十点她趁会间找到总经理,见证了总经理安排财务付款事宜。可是十一点半下半时,我见她还在楼道里,忍不住问道:“不是一切都安排妥了吗?怎么还没走?”她说:“我等这个款还贷,现在款还没收到呢!”闻之我不禁心里一颤:人家对沟通的确认是何等重视啊!

    其实沟通从来都不是单线条的。通常我们说的沟通强调的是信息线,其背后还有一条执行线,二者是统一的。没有信息沟通,执行是无源之水;可是脱离了执行,沟通也不过是毫无意义的空中楼阁。计划与承诺是沟通,执行并确认也是沟通,二者都做到位,才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反馈”回路。

    果真我们的经营人员也能有这位供应商的劲头,我们公司的回款状况是不是也会有所改善呢?

    深层次的沟通讲究的是心与心的交流,说得更玄乎一点,那要看“缘分”。比如“心有灵犀一点通”是心灵的默契,一见钟情是“确认过眼神”,这都是霎那间完成的沟通。刘震云先生在《一句顶一万句》中所强调的“说得着”还是“说不着”也是表达这个意思。有的人注定就说不到一起。吴摩西对吴香香挺好,二人做小生意本来也不愁吃喝,可人家吴香香宁愿跟着老高在火车站外一个卖洗脸水、一个擦皮鞋,虽然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能够“说得着”,值了!

    相对而言,婆媳沟通常常是“说不着”的典型。本来一家人,按说有共同的目标,是比较容易“说得着”的。但是两位想当家的女人,年龄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长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思考的关注点也不同,一山不容二虎,自然“说不着”的可能更大,“说得着”只能靠缘分这种稀缺运气了。

    前面讲的是沟通的自然属性。但人毕竟自诩为“万物之灵”,自然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善沟通效果了。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创造性地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人与动物最大的本事在于人类会“八卦”。比如国家、宗教、法人等等都是虚无缥缈的存在,但是有人创造了一种让众人都相信的价值观,这些存在就形成了强大的力量,深入到我们的脑中变成了思维的习惯而不自知。比如波音公司能够集成全球上百万人的智慧和力量制造打飞机;宗教领袖们袍袖一挥就能够让死忠们展开自杀式袭击甚至发起一场大规模战争;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将全国十四亿人民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这都是多么强大的沟通啊!

    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绝大多数的沟通是可以通过组织策划来实现的。换句话说,如果沟通的目的没有实现,通常来讲组织策划就还有很大空间。

    企业的沟通更需要通过组织策划来完成。企业里的员工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年龄结构可能老少皆具,教育背景可能千差万别,性格特征可能泾渭分明。从这个角度上讲,沟通肯定是有难度的。但是沟通的目的并不是让所有人的想法相同,而是为了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企业要发展,员工也要发展;企业要盈利,员工也要挣钱。企业要形象,员工更要尊严。所以,就需要会就一个蓝图,讲好一个故事:我们的企业是干什么的,企业干好了是什么样子,我们准备怎么去干,需要员工干什么,企业干好了我们的员工将会是什么样子……只要从这个角度把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统一起来,就可以让不同的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为个人、也为企业的发展献智献力。这个讲故事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也是我们常说的企业文化建设。不难看出,企业文化建设是从上至下的沟通,所以有“企业文化就是老板的文化”之说。通过这个过程,企业的员工有共同的目标,就有了关于公司发展的同频沟通的基础。这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之所在。

    亲子关系中,沟通同样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近两年学习中西方的亲子关系,我发现其实谈的都是建立父母与子女沟通的基础,只是出发点有所不同。西方的亲子关系更强调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父母通过陪伴孩子、理解孩子、与孩子做游戏等加入孩子的世界,放下身段与孩子建立联结,为孩子装满爱的空杯,最生动的一句话是“父母与子女间通过将小球扔来扔去架起他们沟通的桥梁”。而从曾仕强先生谈亲子关系的讲座中不难发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亲子关系更多还是强调“父父子子”,强调父母通过建立这样的家庭秩序来影响和引导孩子关注家风,从而建立亲子关系中沟通的基础。两种文化虽关注的方向有所不同,但都在建立亲子关系中“说得着”的基础,可谓异曲同工!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不是所有的沟通都能够完美实现。波音公司可能也有出工不出力的员工;宗教集团里可能也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成员,我大中国也还有作奸犯科之徒,但这些人并不能妨碍总体沟通的有效性。毕竟对于大的团队来讲,能够走到一起,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着共同目标的。大家在沟通过程中也会更加理性。至于“婆媳关系”问题之所以处理起来如此之难,并非她们之间没有共同的目标,可能主要还在于女同志通常比较感性。她们都觉得这个家应该由“我”来当家作主,更多考虑的是个人的心理感受,甚至就要挣那口气!所谓的“一山不容二虎”,两个人想法不同、各执一词、都有道理,双方没有理性沟通的基础,“清官”也不愿意趟这趟混水,只好以“难断家务事”甩锅了。其实我身边还真有婆媳关系非常和谐融洽的,她们的确都是非常理性的人。这也不难理解,人们在工作中往往比较容易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但是在家庭中更容易感性。毕竟,对前者需要付出的是智慧和汗水,而对后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情感,这也是人之常情啊!但是这种情感可能也正是“婆媳关系”、“亲子关系”中达成有效沟通的难点所在。毕竟人非草木,谁又没有感性的时候呢?如果人类真的只有理性,那跟机器又有什么区别?世界可能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沟通无所不在,万事皆有宗旨。不论企业、家庭,还是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总体上真的能够做到以大局为重,不忘初心,以终为始,在理性的基础上释放个人情绪,相信绝大多数沟通都是能够有效实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说沟通(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mwa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