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民族性的民族,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乌申斯基
![](https://img.haomeiwen.com/i21908705/2fa58604ee837473.jpeg)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教育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民族性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唯一可以依托的因素,只有依据本国民族性发展的教育,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果教育脱离民族性,那么它就没有生命力,仅仅是一个躯壳而已。
但放眼现在的孩子教育: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
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围绕传统文化教育主题,将文学、历史、政治、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整合融通,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