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作品
合上《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这本书的那一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想来,那应该是读完《沉默的病人》之后的感觉,是一开头就知道凶手是谁,结尾却迎来反转的故事,但区别在于这本书只有一个人物:大山正纪,很容易让人产生困惑,到底谁是谁,只有耐着性子读完的人才会从作者的叙诡里走出来,才能明白这到底是是个怎么样的故事。
故事开篇便是一桩猎奇杀人案,且凶手很快就被逮捕了。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除了名字外,其他的信息可谓是一无所知。因此与少年犯大山正纪同名的人,全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这些无辜者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遭受着排挤,甚至是歧视等各种不公平的待遇。
为了自己正常的生活,因“同名同姓受害者协会”而相聚一堂的大山正纪们开始为自己“正名”,踏上了寻找真凶的历程,不曾想,真凶就在他们中间,时刻监视着他们协会的动向,以致于寻找之路并不顺畅,直到最后,被冒名顶替的足球爱好者大山正纪的出现才让真凶浮出水面,可谁知,他们认为的真凶居然也是个受害者,哎,这不断反转的故事真让人有点头大。
但不得不说,这个故事讲得一波三折,相当精彩。而且同名同姓这个设定,使得题材非常新鲜,以因恶性刑事案件而受影响的同名同姓者们为对象,关注点或者说切入点比较另类,属于不一样的悬疑故事。
2、关于主题
这个故事关注的点应该是很多的,但是其中最凸显的应该就是网暴了。
不知道你是否在网上搜索过自己的名字?面对同名同姓你会有怎样的感觉?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名字是独一无二的,直到有一天,我在知网上以作者为关键词搜索自己的论文时,居然看到了一篇陌生的文章,署名为我自己,于是我又百度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和我共享着一个比较小众的字,那种感觉特别奇妙,就像大山正纪说的,感觉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自己,我不敢想象如果大山正纪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如何面对,但是他们的经历,再一次将网暴这枚毒瘤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能够从大山正纪们的人生里反思网络时代的言论,反思我们自己是否也加入了网暴大军,面对争议,是否能够理性克制的分析而不是未弄清事情原由就随意站队表达观点,给当事人带来困扰。
作为一个正常且理性的人,我们都知道不应该网暴,不应该随意相信网络上的言论,但是当事件发生时,有多少人能够不忘初心呢?有多少人会被网上所谓的“民意”所裹挟,成为键盘侠的一份子?书中那个作文得奖的女同学看见同学的的插画,张嘴就是“这种东西真让人作呕。唉,恶心!”她自己写作文说网上处处都是坦然攻击他人的人,中伤会扼杀人的内心,她批评了这种行为的危害。但是到自己身上,却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霸凌,我们能说她没有良知吗?能说我们就不会像她一样,一边声讨一边又掉入被自己声讨的行为里而不自知?
《legal high》中古美门关于霸凌说过这样的话“欺凌的本质是什么?作为加害人的学生?老师?学校?这些都不是本质,本质是更恐怖的东西,那不只存在于教室,也存在办公室、公司、家庭里,存在国家的各个角落,多数派自然被认为是正义,意见相搏的就会被排挤,欺凌的本质是气氛。”
书中也说“这个时代不允许被原谅。不一起声讨,大众就会攻击你,说你在助纣为虐,支持恶人。我想,有很多人是不想遭到攻击,才去攻击当时的牺牲品的。这就是霸凌的结构。如果不跟着霸凌群体他们讨厌的人,下一个被霸凌的就是自己。”
大山正纪们的遭遇就是一场被气氛所挟持的悲剧,其中有一个大山正纪在面对杀人案时,他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关心,但是为了和同伴保持一致,他也恶狠狠的骂着那个杀人犯,他不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写照吗?只是不幸的是,他成了那个受害者,这也更让我们看清了网暴的真相,只要与自己无关,就可以随意发言,只为了能融入大众,只为被孤立的不是自己,可惜,现实总是很残酷。
东航事件之后,“小月”(化名)的小姨是失事航班上的乘客,她采用小姨生前所发的作品发了一条短视频,以表哀思。然而等来的不是安慰,而是成百上千的指责,“蹭热度”“抖音守孝”“不够伤心”等等言论,让她备受困扰,家属被迫发布了《致歉信》,“我们家属实在不愿意蹭‘热度’及占用公共资源,本着对亲人的思念发抖音作品,也没想过成了热门”。
我们一直都在谴责键盘侠,一直在问:为什么网上凭着几句只言片语就会对陌生人产生难以名状的痛恨,且觉得自己的行为带着强大的正义感。为什么他们能够轻而易举的对别人的生活品头论足,指指点点。为什么他们连一丁点的思考都没有。可是问再多的为什么,也没有用,键盘侠依旧存在,网暴依然猖獗,除了法律的手段之外,我们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至少不要让自己成为网暴的一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