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投资家的20年》2010年9月20日 文:杨天南
······
人们常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来表达对于金钱的轻蔑之情,却恰恰点出了金钱在人生死之间的重要性。“生不带来”也不是说出生后不需要花费,“死不带去”不表明人死后不花钱。10多年前在香港时,有人指着墓地说:“这个比房子还要贵,过去几十年涨了很多倍,死晚了都死不起了。”
相对于“人死了钱没花完”的感叹,当下更让人关注恐怕是如何解决“人还在钱花完了”的紧迫。探索的结果,只有投资一条出路有可能解决问题,因为存银行收益率太低,甚至低于通货膨胀:赌博、中彩票,赢得概率太低。于是房地产、黄金、红木家具,乃至大蒜、绿豆等市场风起云涌,当下最具吸引力的是投资公司然后创业板上市,这种巨大回报引得满世界PE茁壮成长。
这个专栏也是这股投资大潮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希望能在资本海洋中搭乘成功企业的云帆买,抵达财务自由的彼岸。每个家庭都实现了财务健康,社会就和谐了,这便是我们的愿望。
先前提到的“30万15年1000万”的财务规划,我们认为是一个普通家庭可行的财务方案,现实中不同的人群的反应大体如下:
20岁,太早。(我还年轻呢,着什么急,早着呢!)
30岁,太久。(什么,那个巴菲特一年才21%的回报,我两个涨停板就解决了!)
40岁,太难。(炒股10年下来买,亏得比赚的多美,这还真不是好玩的!)
50岁,太晚!(唉,早知道······)
很多朋友大约处在第二和第三阶段买,对于这些理财意识已经觉醒的人,需要强调耐心的重要性。去过上海的人一定知道繁华地段的恒隆广场和港汇广场买,这是大上海租金最昂贵也最为抢手的物业,是日进斗金的摇钱树。持有这些物业的香港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却披露:“我们养它养了10年才开始盈利。”对于言必称长于“抄底逃顶”的聪明人,陈启宗说:“我很笨买,不知道怎么炒短线,我做长线。”就是这个称自己“很笨”的人,旗下的恒隆地产市值超过1500亿元,在香港名列三甲。
可见财不入急门,想想唐朝布袋和尚的诗或许有所启发:“手插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后退原来是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