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快结束的暑假,我去丽江实习,这一路上发生了不少事情,其中一件事情让我难受了很长一段时间。
于是当我在前段时间,得知乔任梁抑郁的事情时,第一反应是心疼。因为我也曾抑郁过,很能够理解他内心的有些感受。而我比较幸运的是,通过记录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自我突破。
记录,让我真正快乐起来
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快乐起来,我在15年初时,做了一个决定。我要求自己坚持记录每一件让我快乐的事情,哪怕是一个微笑。
你们猜我坚持了几个月?
下面是我坚持五个月的数据统计结果:
一月40件
二月只记录了2号到13号 17件
三月从8号开始记录 45件
四月从1号记录到17号 18件
五月57件
六月44件
七月50件
不知道大家看到上面的数据,想到了什么?
从对应天数来说,数值证明我每天至少有一件事让我开心快乐过。
可事实上在相应的那个月或者那个期间,我知道自己的整体情绪并不快乐。
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曾经的自己过于放大悲伤,而忘了那些快乐过的事情和瞬间。哪怕是今天饭菜很好吃,笑一笑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
没错,我们有时候心情不好,就是太过于关注不开心的事情了。
为什么人在吵架气头上,说话很伤人?因为情绪上升到一个点以后,他们在那刻过于放大不快乐的事情,而忘记曾经快乐的时光。待到事后回想起,又愧疚又后悔。反之,我们为何不能过于放大快乐,而忘记曾经难过的事情。待到事后回想起,便没有那么难过。
不知不觉,我开始在情感上重视每一个让我快乐、感到愉快的小事或者瞬间,渐渐的,我的整体情绪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今年年初,我听从老秦的建议,把文字记录升级成了【每日一画】
我最初每天发朋友圈,一堆人评论,还有人说我有画漫画的天赋。为了这次分享,我专门去翻了过去的留言,心里好暖,我决定要继续秀出来。
记录,让我收获成就感
为什么会开始做周总结的原因就不说了,因为很长很复杂,初心只是单纯为了让自己保持活力。
我的周总结,并非记流水账,事事都记录,我主要记录学习和生活。学习方面,会列出一周学习的主要内容;生活方面会记录本周使用面膜、身体锻炼、去外婆外公家、聚餐的累计次数以及部分令我开心的大事项。
从2015年八月份开始坚持周总结,这一路上我发现:
1.行动力、自我认知得到提高。
自己行动力不仅有所上升,效率也相应提高。尽管有时候执行力也会比较低,但通过周总结,我对自己一周学习和生活的整体状态有了充分的了解。哪里做得不尽我意,心里便会反复强调,要求下周改进。如果下周有所进步,内心满足快乐,带着幸福感进入下下周。
2.我获得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最初的确像打了鸡血一样,认真过了三四天,就在我快要懈怠的时候,周末来了。趁着周六亲近大自然、陪伴家人,接着周日进行一次周总结,瞬间又满血复活。又像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新的一周。如此循环。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时间节点的重要性。
3.自我鼓励和信心
一天的时间或许真的做不了太多的事情,但一周的话,一定会有很多。但我把一周发生的事情罗列出来以后,我会产生“原来我也可以做这么多事情”的感叹。那一刻我会佩服自己、喜欢自己、鼓励自己。
4.增加存在感
好记心不如烂笔头,一旦没有文字记录,时间一长,会忘记过去发生的事情。宛如一切没有发生的空白感,会让我认为自己在虚度光阴,跟没有活过似的。
奇迹的是,周总结倒逼我在16年开始写年计划、月总结、半年度总结。
记录,让我更加有条理
我在15年年底时候,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年整理、年总结。非常有成绩感,可是太累,太辛苦了。
光是一年累计下来的照片,就让我整理了三天。分类别新建文件夹、重命名,庞大的工作量,让我做得很辛苦。
那时候我就意识到,不能把一年的东西放在年底整理,庞大地累积,不仅占据了较长的时间,还会让人产生疲惫感。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看到太多了,太麻烦了,便不愿意去整理。
如果我每个月整理一次,那么到了年底的时候,我是不是只需要整合,是不是会轻松很多?
写年总结的时候,我同样体会到这一点。
因为没有周总结、月总结、甚至半年度总结,我的年总结几乎是凭借记忆,前前后后写了三次,想到哪点遗漏就再添上去,我觉得这样的总结效率很低,也失去真实性。
因此,我要求自己在16年做到每个月整理一次照片,每个月整合周总结完成月总结。
于是就有了这样有条理的践行:
对文件名进行命名与归纳,利用关键词搜索,真的又快又好,这是我在秋叶大叔职场技能课程里面get到得。
当记录被条理化整理之后,就好比归档一般,事后不仅能够又快又好的寻找出来,还能根据本有的记录进行复盘总结,迭代升级。
事实上,有条理的整理也整理出了成就感。
目前我正在把这样有条理的记录运用到有道云当中。
记录,让我开启多维世界
2015年12月份开始,我要求自己每日读书。我的阅读办法,非常地简单,就是把我手上的每一本书认认真真地读完,并做读书笔记。
最初我做笔记的方法就是摘句
由于受到可视化的影响,我采用了语音录入+自制图片的方式来进行摘句输出。
当我开始阅读《把每一天当做梦想的练习》时,发现里面提到很多理论性的模型,这方面对我来说完全是一个未知。于是我在想,是不是应该把这些总结归纳出来,当我需要涉及到某个模型的时候,我能快速找到它的。
有人可能会说,在书前面标注页码不就好了。可问题是我在书本上有一个怪癖呀——舍不得在书本上勾画
于是我就边读边把我需要归纳总结的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
当我把这本书读完了以后,我意外有了这样的成就。
在阅读《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这本书时,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复制这种读书方法,去归纳书中提到的书籍、电影、理论
因为我读书少,教主笔下提到的书籍,除了大叔的一些书以外,我基本上都没读过。
那时候,我就在想,优先去读大咖读过的书,是不是比自己盲目阅读来得又快又好吗?
在《用所有的存在与世界相会》这一本书的基础上延伸,不仅能够收获下一份书单,还能透过这一本书,看到另外一个全新的世界。
与此同时,无数地惊喜开始诞生:
比如,有人记住了我,并在未来的巧合下,我们在微信群碰面了。
比如,在与教主的互动下,我开始构思公众号的内容与定位。
比如,在鹏程老师群里,我有机会展示自己当初的读书记录,并吸引到更加优秀的人。
再比如,那段时间阅读的几本书和输出,让我赶上了申请认证微博书评人的机会。
记录,不仅仅让我变得快乐起来,让我觉得有存在感,还让我拥有“蒙太奇”串联的神奇魔力。(想要了解“蒙太奇”是什么,欢迎留言)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有时候你在群无意间的发言,完全可以通过聊天记录进行整合,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当思维的火花碰撞出来以后,灵感就在你的字里行间,只要你有心,行动力足够快,就能够立刻完成输出与分享。
这或许是记录的魅力,或许是整合的魅力,或许是行动的魅力,也或许是写作的魅力。
-----------------------------------------
这是昨晚我在益分享总群做分享的内容,我毫无保留得分享了自己与记录之间的那些事儿,一共收到了24人打赏。心里暖到哭,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也能够收到那么多赞赏和鼓励。
如果对你有启发,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个赞,留个言,再走(* ̄3 ̄)╭
最后,我希望记录能够治愈更多人,反正我是越来越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