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黄帝外经》读书简友广场
《黄帝外经》心火篇 第二十七

《黄帝外经》心火篇 第二十七

作者: 幸运的心 | 来源:发表于2023-07-03 10:45 被阅读0次

心火篇

少师曰:心火,君火也。何故宜静不宜动?

岐伯曰:君主无为,心为君火,安可有为乎!君主有力,非生民之福也。所以心 静则火息,心动则火炎。息则脾胃之土受其益,炎则脾胃之土受其灾。

少师曰:何谓也?

岐伯曰:脾胃之土喜温火之养,恶烈火之逼也。温火养则土有生气而成活土, 烈火逼则土有死气而成焦土矣。焦火何以生金,肺金干燥,必求济于肾水,而 水不足以济之也。

少师曰:肾水本济心火者也,何以救之无裨乎?

岐伯曰:人身之肾水原非有余。况见心火之太旺,虽济火甚切,独不畏火气之 烁乎。故避火之炎,不敢上升于心中也。心无水济则心火更烈,其克肺益甚。 肺畏火刑,必求援于肾子,而肾子欲救援而无水,又不忍肺母之凌烁,不得不 出其肾中所有,倾国以相助。于是水火两腾,升于上焦,而与心相战。心因无 水以克肺,今见水不济心火来助肺,欲取其水而转与火,相合则火势更旺。于 是肺不受肾水之益,反得肾火之虐矣。斯时肝经之木,见肺金太弱,亦出火以 焚心明助肾母,以称于实报肺仇而加刃也。

少师曰:何以解氛乎? (周文建注:纷)

岐伯曰:心火动极矣,安其心而火可息也。

少师曰:可用寒凉直折其火乎?

岐伯曰:寒凉可暂用,不可久用也。暂用则火化为水,久用则水变为火也。

少师曰:斯又何故欤?

岐伯曰:心火必得肾水以济之也。滋肾安心则心火永静,舍肾安心则心火仍动 矣。

少师曰:凡水火未有不相克也,而心肾水火何相交而相济乎?

岐伯曰:水不同耳。肾中邪水最克心火,肾中真水最养心火,心中之液即肾内 真水也。肾之真水旺,而心火安。肾之真水衰,而心火沸。是以心肾交而水火既济,心肾开而水火未济也。

少师曰:心在上,肾在下,地位悬殊,何彼此乐交无间乎?

岐伯曰:心肾之交,虽胞胎导之,实肝木介之也(周文建注:胞胎为脏,心包 为腑,两者配对且有经络相连)。肝木气通,肾无阻隔,肝木气郁,心肾即闭 塞也。

少师曰:然则肝木又何以养之?

岐伯曰:肾水为肝木之母,补肾即所以通肝木。非水不旺火,非木不生火,心 液之不枯,必肝血之常足。欲肝血之不乏,必肾水之常盈,补肝木其要不外补 肾水也。(周文建注:肝肾同源也)

少师曰:善。

陈士铎曰:心火,君火也。君心为有形之火,可以水折。不若肾中之火, 为无形之火也。无形之火,可以水养。知火之有形、无形,而虚火,实火可明 矣。

相关文章

  • 《黄帝外经》之二十八《心火篇》

    少师曰:心火,君火也。何故宜静不宜动?岐伯曰:君主无为,心为君火,安可有为乎!君主有力,非生民之福也。所以心静则火...

  • 《口耳相传的精髓》

    《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医经》中,相关之书目为:黄帝外经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鹊...

  • 失传的《皇帝外经》

    《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医经》中,相关之书目为:黄帝外经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鹊...

  • 《黄帝外经》之七十七《昼夜轻重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昼夜可辨病之轻重乎。岐伯曰:病有重轻,宜从昼夜辨之。雷公曰:辨之维何?岐伯曰:阳病昼重,阴病昼轻,...

  • 《黄帝外经》之十七《脏腑阐微篇》

    雷公问于岐伯曰:脏止五乎?腑止六乎?岐伯曰:脏六腑七也。雷公曰:脏六何以名五也?岐伯曰:心肝脾肺肾五行之正也,故名...

  • 《皇帝内经》一

    《黄帝内经》为什么以黄帝为名? 在汉代,除了《黄帝内经》还有《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

  • 《黄帝外经》之二十七《肾水篇》

    少师曰;请问肾水之义。岐伯曰:肾属水,先天真水也。水生于金,故肺金为肾母。然而肺不能竟生肾水也,必得睥土之气薰蒸,...

  • 《黄帝外经》之三十七《命门真火篇》

    少师曰:命门居水火中,属水乎?属火乎?岐伯曰:命门,火也。无形有气,居两肾之间,能生水而亦藏于水也。少师曰:藏于水...

  • 《黄帝外经》之四十七《诊原篇》

    雷公曰问于岐伯曰:五脏六腑各有原穴,诊之可以知病,何也?岐伯曰:诊脉不若诊原也。雷公曰:何谓也?岐伯曰:原者,脉气...

  • 失传千年的《黄帝外经》全文阅读

    十八卷的《黄帝内经》,从远古时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黄帝外经》,则可能永远失传了。但是,关于它的民间传说,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外经》心火篇 第二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cx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