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昔历历。转眼来到了三月,性格的孤僻与各式成绩的不满使得世界,生活同那亡灵的心电图别无二致,毫无生气与激情。
这想法存在不止月余,追溯起来可至四五年前,直到现在我也仍怀疑自己人品,每每听朋友讲起多年老友亦或是童年发小,我不禁思忖,我怎么都没有。求学多年,朋友都片段而过,之后,就渐渐失去联系。讲好听地呢,大家不同路也就有了各自生活与交际。转念又觉得,朋友和人生轨迹真有那么大联系?近一次纠结是昨天偶然想与赵某人聊上几句,但又因为她那奇怪的一些人生观点觉得提不起兴趣,奈何心中贱虫作祟,这可真叫人来去不自如,不干净,不自由。
对了,不乱发脾气的保证也有半月有余,按目前来看,定个小目标三年五年也没有问题,我现在已经学会生气的时候不为所动,怒上心头也学会闭嘴。唯有这个小成绩尚且满意。提起这件事,再加上今天又捡起了最喜欢的手动写作环节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第一个读者,也是非常喜欢我这种杂文的姚英贤老师,那次可真真是对喜欢的人作出伤人心的蠢事,遥想也九年有余,此间也仍死性不改,真是可惜我珍视的朋友。可见往往自我内心标榜不可一世的角色,最终上海都分不清我的品类,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但生活来之不易,我也贵在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这一点也曾得到通宵畅谈的室友肯定。谈起室友也是首当想着对不起,可见我这要人命的毛病多讨人嫌,当时搞的寝室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品评之余,要说我人生消极又欠缺稳妥,我喜欢读书、运动、抽烟喝酒,心中尚有大片大片的光明和希望。但要说疾病,应该有点,我百度过,这疾病十分常见,类似发烧感冒,诱因又可能与童年、教育、生活环境、娇生惯养有关系,所以,这个话题也暂且不表,今日仍主打之前话题。
刚才鬼使神差真的跟赵聊了几句,还可以,再聊几次我可能就不会老是心存芥蒂,耿耿于怀。但这么看来,我虽一直想跟姚老师重新联系又没曾出手也是十分正确的,那种类似革命友谊一般不可多得的经历只有在特定环境和机遇下才能显示出它独具一格的光辉,毕竟后来,大家真的有了各自的生活,往昔的回忆和感觉怎么回味也不是那经典的口条。要说这些道理我又怎么不懂,何必熬夜又日常神伤,可写出来总觉得通透又富有意义,这么看来这次探索,又发现了日记的独特魅力。
回归主题,或许我不是孤独,只是少有那让我倾肠以对的人,所以我选择不说与沉默。有时候人生的低谷都是暂时的,不经贫寒和风雨的风平浪静难见其可贵,单调乏味的快乐也不过滋味。这么一来,我也真真有我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愿我不再胡乱垂头丧气、怀疑自己,愿我们都快乐富足。
2020.3.5
21:3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