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儿童越来越多~
因不服家人管教,叛逆期儿童悲剧也在全世界各地日复一日的上演。
有家长说:“我们从小也是这么长大的,是现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
但人的思想总是要进步的,没错,你从小是这样长大的,但你记忆里关于童年不好回忆所形成的创伤是不会随着时间推移流走的,虽没有常常忆起,但你也无法否认它的存在。
当你提及那段不太好回忆的时候心中也充满着愤懑与难过,但总是下意识的认为自己都这样过来了。
于是,当你把这种“以爱之名”为由的枷锁放在自己孩子身上时,也从不觉得自己有错。
假期在家的时候刷抖音刷到很多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拖着行李箱离开的同龄人,她们的配文是:“我没有告诉他们公司延长复工时间”、“相比疫情,我更惧怕的是父母”、“这辈子都不想再回来的地方”......
很奇怪,我看到发这些视频的无一例外都是女孩子,除去个别父母,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看到这些文字都会心酸难过。
是啊,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真的错了吗?
你们没有错,但你们忘了我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子女;同样,你们首先是自己,其次才是父母。
- one -
《无声告白》是美籍作家伍绮诗耗时6年写出的长篇小说,这也是她的处女座。
故事很简单,几乎没有让你费脑的地方,但意义深刻。
刚过完十六岁生日,正值豆蔻年华的莉迪亚死了,而她的家人还不知道。
莉迪亚是家中老二,是李先生和李太太的掌上明珠,她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
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
莉迪亚知道她父母不顾一切想要得到的是什么——尽管他们并没有说出来。
慢慢的她发现,那些自己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事情,哪怕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换取父母的快乐。
她努力的迎合父母,变成他们心目中喜欢的样子,她利用暑假学习代数,穿上连衣裙参加初级舞蹈班,报名旁听大学的生物课,整个夏天忙个不停。
她根本不用替自己的未来做规划,因为从母亲那里她已经听见了母亲抑制不住内心喜悦的希望,当然那也将是她的人生归宿——医生。
莉迪亚的母亲玛丽琳,因为结婚生子,放弃了学业,希望成为一名伟大职业女性的梦想也由此破灭。
于是她把未完成的梦想加注在最像她的二女儿身上,她渴望莉迪亚来替她实现这个梦想。
然而,这些期望与爱,最终变成加注在莉迪亚身上厚厚的枷锁,让她无力承担最终选择自杀。
生活中,有很多人跟莉迪亚一样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等等加注的压力,他们背负着所有人的期待,让自己努力变成别人眼中的自己,在变好的过程中,这些束缚也渐渐捆绑他们,失去自我。
- two -
莉迪亚从没拥有过发自内心的快乐,在她死后,父母回忆起来点点滴滴才知道以往一切的阳光可爱、乐观勤奋、积极快乐,都是莉迪亚疲惫身躯下的无力伪装。
在她决定死亡的那一刻,也没有想过自己能拥有未设定的未来和意想不到的人生吧。
那种一眼望到尽头的人生,就好比太阳一直在头顶,从未离去,没有神秘,没有期待,更没有想看的欲望。
之前湖南卫视有个节目叫《变形记》,里面汇聚了大量的“问题少年”和“懂事的好孩子”。
这些“问题少年”的家境都比较好,但因为父母长期忙工作,缺少沟通或其他原因,他们开始叛逆,家庭悲剧也由此产生。
事后,父母大都捶胸顿足,而孩子却开始和家长比狠。
其实用叛逆、暴力代替原有的平和沟通,与其说是不听话的反抗,倒不如说是孩子对于自己不堪的妥协,全面释放自己,与父母期望的点走向相反的方向。
- tree -
我父母很注重教育,还记得当时村里有人跟我母亲说:“女孩子长大了也是要嫁人的,念那么多书干嘛?”
母亲笑着回应:“我不管你的孩子你让不让读书,反正我的孩子只要她想读,我就供,再说女孩子也是孩子啊,多念书总是有好处的。”
我上学的时候也从没有因为成绩挨过打,即使是在我数学考30分,化学考18分,因为顶撞老师被叫家长的时候。
那时候母亲依然对我说:“下次进步一点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相信不是你的错。”
她总说鼓励使人聪明,尽管鼓励了二十几年,我依然不聪明,但我们姊妹三个在这种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成长的很快乐。
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但他们从来不提,也从没表现出来过。
假期在家,看到那些视频的时候,我在知乎上提了个问答:“如果父母有错,你们会纠正吗?”
有近20个人回复我,大体都是与原生家庭关系有裂缝的,还有几个人提到了一个词“家风”。
我想家风的另一个含义应该就是能够在家里找到归属感,并爱上在家里的自己吧。
写在最后:
“家庭,有时候会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设置的牢笼,其恐怖在于,门上无锁,你却不敢推门而出,只能咆哮的接受一切爱的安排,直到最后溺亡其中,或是被时间所离散”。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