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作家冰心也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书籍,时而像一缕春风,吹散人心中的阴霾。带给人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作为一名职场上的新手,我曾经因教学困惑过。对班级的管理也手足无措过。面对工作上的种种力不从心,我焦虑、着急、无助。氤氲的空气笼罩着我,让我压抑的无法呼吸。
这时候于永正老师的《我这样教语文》像个知心朋友一样来到我身边。我像个久渴之人见到水一样,迫切地读了起来。文中深入浅出的案例,朴实使用的点子让我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先生的“五重学习法”引发了我的思考。教育并不是简单的上传下受,而是心灵的事业。读罢这本书,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我重新振作起来,带着微笑,面对班上四十八张稚嫩的小脸。渐渐地,那绽放在课堂的微笑成了我每天的标配。书籍带给了我信念和信心,我知道,教育之路,虽艰难,但我一定会越走越好。
书籍,时而像一抹阳光,引领人走向光明。让人变得成熟和睿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全体党员和教师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作为一名党员,我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党而感到骄傲。我时常在想,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哪能有如今这幸福的生活呢?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句话。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身上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和使命。在学完后,思考了很久。要如何才能在“文化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后来我又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是的,只有多读书方可增加孩子们的知识储备;只有多读书才能让人变得睿智;只有多读书,才能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于是,“每月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在我们班如火如荼的展开。孩子们每天下午通过QQ群发读书语音给我,说他们读书的感受,大家在群里讨论的热火朝天。一个月末,我们开展“读书大会”。
孩子们纷纷在读书会上积极发言。求同存异。不同想法不同思想的碰撞,孩子们的思辨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孩子们的友谊也更加深刻。在这个相处的过程中,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尊重一个人。同时,我们班的共同话题也增加了好多。这些都是读书带来的意外收获。我开心极了。
不知不觉,一学期过了,我们班集体读完了四本书。集体大丰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情啊!而这些智慧,都是从书中习得。这是多么的奇妙!
读一本好书,不仅能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更能让人学会为人处世之道。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所经历的必将是我们唯一要经历的。走过的路不可能再重来。因而怎样过这唯一的一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书籍就是望远镜,让我们看到远方。书籍就是一盏灯,照亮黑夜蜿蜒的路。书籍是我们永远不变的朋友。它不会因为贫穷或者疾病离开我们,背叛我们。它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所谓“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悦读人生”这简单的四个字,却包涵了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人生总是充满了变数。但我知道,无论将来会怎样,唯有教书和读书这两件事,是我要一辈子坚守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愿书香终身相伴。此生最浪漫的事,便是执“之”之手,与“之”偕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