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时第一次遇到的死亡案例是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顾盼。现在我的脑海里依稀记得那天,本是晴空万里的天却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是那么的让人措手不及是,被雨淋成落汤鸡的我踏着上班的时间到达科室时,,在穿梭的人群中我感到了空气的凝重,一位母亲疯狂的在楼道里大喊大哭着,身旁有两位老人泪眼婆裟的拉着这个哭得发疯的妇女。当时的我被眼前的情形震惊了,我本以为死亡离我如此的之远,却没料到如此之近,况且他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当时的我手足无措不知怎么去帮助这位母亲,只是呆若木鸡般的呆站那里,我承认自己不具有一个优秀医务者的品质,面对死亡我既不能沉着应对又不能帮上老师任何忙。
经过紧张的抢救,小孩的病情基本稳定下来,传染科的走廊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我用自己出汗的双手翻看小盼的病历,“”中毒性痢疾?”,因为病人是紧急从县医院转诊来的,时间太过紧急化验等各项检查单还未出结果,经验丰富的主任根据自己的经验先行做出诊断进行用药,所以最终诊断并未做出,只是初步怀疑小盼是中毒性痢疾并且病灶已直达脑部,病史记载小盼发生高热惊厥已持续两天,转诊来时已经口吐泡沫,不能自主呼吸。看到这里,我已经明白了,这个小孩已经抢救不过来了,我们现在能做到,只是让他不要那么痛苦,或者已慰藉他身边的亲人。
我也问过主治大夫关于这个小孩的病情,我希望我的判断是错误的,我也希望奇迹的出现,毕竟他太小了,但是大夫说已经没有办法了,就看这个小孩能不能撑过今天晚上,送来的太迟了没有办法。
楼道的哭泣声越来越绝望,越来越低沉。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心中的宝,这对于一个母亲的打击可能是她承受不了的。我害怕这个母亲承受不住这种心理的打击,会出现发疯的状态。我和老师去对这位母亲进行心理疏导,试着让他接受这个现实。
病床前母亲细心的照料这个孩子,在她的言语中我听到她还是希望奇迹的出现,她对我们的医院抱有很大的希望。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的父亲冷漠的站在病房的走廊,对孩子不管不问。不知道这位父亲是当时吓傻了,还是对于孩子本身就这么冷漠,我一度怀疑这位父亲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但是在和母亲的言谈中,我得知这是他们的孩子,他叫顾盼盼,是一个学习相当优秀的孩子,他还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小胖的身体一向很健康,他活泼好动。
小盼今年的暑假小盼姥爷家的西瓜大丰收,小盼兴高采烈的去姥爷家过暑假,美味解暑的西瓜让孩子欲罢不能,由于太过于贪食,小孩首先出现拉肚子症状,当时并未引起父母亲及姥姥姥爷的注意,只是带小孩到小诊所配了一点药,但是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然后他们去当诊所又私自输了三四天的液体,还是不见效果,然后又去当地的县医院,治疗了一个星期,但是只是越来越严重,所以才拉到我们当地的市级医院,由于孩子的病情耽误的时间太长,现在我们已经没有能力再去治愈这个孩子,听了小盼妈妈的叙述,一旁的老爷子都哭起来,“我不应该让他吃那么多西瓜,我不知道吃西瓜居然也会造成什么脑部的疾病,真的我真的不清楚,把我这个老不死的死了吧,让我去替这个可爱的孩子吧。”一旁的爷爷拍拍姥爷的肩膀安慰他说:“没事的,会好的,你不要太自责。”这位父亲,还是始终不动的站在那里,没有任何的表情,没有任何的言语。
我们只是能在交谈中对这位母亲暗示一下这个小孩子的病情,然后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但是对于这位父亲,我们不知怎么,因为问什么么都是事不关己的态度。不出医生的预料,到晚上8点钟时,小孩子再次出现了呼吸衰竭,紧急进行了心肺复苏性抢救,但是小盼最终没有再次看到跪在他身边的母亲,病房内一片哀嚎声,他的父亲还是依旧的冷漠,站在那里无动于衷,母亲哭着拿着这位父亲的手说:“你去看看我们的孩子,你去摸摸他,他走了,去天堂了。”这位父亲手微微动了动,还是没有触摸一下他死去的孩子。
小盼的爷爷,当时一股怒气,从头上给这位父亲一巴掌,“不管怎样他是你的儿子,你就算要离开这个家,你也应该去告慰这个孩子最后的一段时间。”
这位父亲慢慢的移到孩子的遗体边,他的母亲哭喊的说:“小盼,你的父亲来看你了,他一直爱你,一直深深的爱着你小盼,你可以安心的走了”。
我低估了这位母亲的坚强,这位母亲从容的把小孩打理好后,没有进行任何的哭闹,对于小孩的死因有没有任何的追究,就这样把孩子带回了老家。
我不能猜测这家关系到底是如何,但是我能感觉到,这位父亲的冷漠。她姥爷一直从孩子到医院直到死亡,也是充满着愧疚,一直在说是他的错,我想在l姥爷有生之年的心里一直存在这个愧疚,这个愧疚会一直折磨着可怜的老人家。
以后的以后,我听说那位父亲离开了小盼的母亲,和一个年轻妖娆的女人结婚了,我现在终于明白了那位父亲的冷漠,只是可怜那位母亲在婚姻中没有得到幸福,又失去了她的心头肉。
都说为母则强,作为母亲为了她的女儿我想她一定会活出自己的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