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曲·远浦帆归》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这是一支小令,描绘的是一幅江村渔人晚归图。
此曲载于《阳春白雪》前集卷三、《梨园乐府》卷中。据《寄园寄所寄》《梦溪笔谈》等书记载,宋代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以潇湘风景写平远山水八幅,时人称为潇湘八景,或称八景。这八景是:平沙落雁、远浦帆归、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马致远所描写的八首《寿阳曲》的名称与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写的八曲也是潇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
此曲开篇就向读者展现出一幅优美的夕阳晚景图。“夕阳下”,点明了时间。全曲情境均由此生。“酒旆”,既点明了地点,又表示这是小镇所在。“闲”字,写出水村小镇傍晚时分宁静的气氛,令人如置身于其中,体味到江边恬静的飘香的世界,为全曲奠定了闲适的情调。“两三航未曾着岸”,将景物境界由小镇扩展到江滨。江上只有两三只未曾靠岸的小船,进一步突出了小镇的宁静。“未曾着岸”四字隐含着“帆归”之意。船是向岸边驶来,只是尚未靠岸罢了,这同扬帆远去或船行中流的情景是不同的。酒旆,是近景,酒旗也看得清,这是写近距离的视觉。两三航,是远景,远远望去,只见江上有船,船上人看得不甚分明,这是写远距离的视觉。以上三句是一个层次,写远浦。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是对渔船靠岸后的情景描写,这转入另一个层次,写帆归。此曲略去了渔船靠岸后,渔民们忙乎的劳动场面,直接写桥头渔市结束和渔人各自回家休憩的生活场面。作者不用人群熙攘来形容小镇,而用断桥头来代指小镇,是有意突出小镇的幽寂。傍晚时分,断桥头旁曾有过短暂的鱼市交易,但这种贸易很快结束,卖鱼人散去,小镇又重归宁静。渔人居住的环境是“落花水香茅舍”,因是晚上,家家亮起了灯光,灯光映照在水里,花、水、茅舍足说明环境的优美,衬出渔人生活的悠闲自适。从断桥到茅舍,他们远隔尘嚣,与世无争,怡然自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