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大年初一出人意料的暖洋洋后,这个天气就一直冷一直冷,前天晚上,终于是除了我家这条街都下了雪(雪也容易厚此薄彼,看着这薄薄的一层雪也完全没有什么醋可吃)。这可能是这个冬天最后的冷了,一直都觉得天冷的时候特别适合怀旧,冷冷的天,将自己整个身体缩在一起,慢慢想慢慢想,没有变老,反而会越想越年轻。手里握着这个冬天最后的一点点冷,怀旧开始了。
从小到大,每个年假最开心的日子当然是最开始的几天,大年三十就是一个节点,之前代表着漫长,之后代表着瞬间。就在今年的年假里,我总是回忆起很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刚刚放假,我在奶奶家的小屋里看电视,我记得清清楚楚的,那台黑白电视机上正播放着《新白娘子传奇》。小屋里暖烘烘的,丝毫感觉不到外面阴沉天气里的寒冷。
我坐在炕上,透过窗户望出去,奶奶正和母亲在忙着磨摊煎饼的糊糊。驴子蒙着眼睛,围着磨盘一圈一圈地转,好像一点儿都不知道疲惫。母亲一边往磨眼里倒泡好的粮食,一边用笤帚扫着磨好的糊糊,防止流到外面去。这个画面里的一切都显得那样自然,和谐,没有抱怨,没有急躁,即使是那头蒙着眼睛的驴子,都在卯着一股劲儿走啊走,好像多走几圈就能走到新的一年里去似的。
那是一个一眼望过去都望不到头的漫长假期的开始,是一个将三好学生奖状拿回家得到了一切庇佑的假期的开始,那种美妙的感觉多少年后的今天吟味起来都觉得幸福无比。直到很多年后读到村上春树的句子:“自由”这东西,哪怕只是短短一瞬间的幻想,也是无可替代的美妙事物。才恍然明白,那个阴冷的下午我在暖暖的小屋子里所感受到的美妙的感觉,就是这个叫做“自由”的东西,一种从身体上和心理上彻底的自由。如今的假期,再也感受不到那种自由了。
村子,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是一个蕴含丰富的概念。如果你从小是从一个村子里长大,我会觉得你是一个非常幸福的人。即使你曾经跟着你的父母在田地里经受了数不清的暴晒,即使暴雨过后你还要非常不情愿地赤脚走过被水冲的到处都是牛粪的泥泞的土路,即使你的童年曾经因为一个欠债跑路的粉条厂老板而断了电,直到过年才恢复了照明。但那个村子给我们的广阔的生活空间,留给我们的丰富的回忆能够填满每条小河,填满每个沟坎。
曾经村子的冬天,总是会在某一觉醒来的时候,被厚厚的白雪覆盖,那雪真的厚,每一根柳条都是一串一串的雪,走在那样的树底下,你才能够感受到什么叫簌簌。那样的雪如果下进现在的朋友圈里,一定会引起天崩地裂,山呼海啸的。而在干冷的晴天,村子里背风向阳的墙根前或者柴火垛前总是会坐着一些抄着手晒太阳的老人。曾经我很不认可这种消磨时光的自由,认为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浪费,但当我把这一情景重新放进这个时空里的时候,我又觉得这一个画面很美,那就是应该属于他们的自然状态。但是,现在的村子里,这样的景象已经看不到了。我一度以为,那些坐在墙根和柴火垛前晒太阳的人都躲到屋里去了。其实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其实那些人都已经不在了。
这些年村子变化很大,我躲在里面自由地看《新白娘子传奇》的那间奶奶的小屋早已经换成叔叔家的大房子,那盘磨糊糊的磨和蒙着眼睛的驴也早已消失在无声的岁月里。夏天雨后的路上你再也看不见冲稀的牛粪,就像冬天你再也看不见簌簌的大雪一样,其实是令人觉得缺少一点村子该有的禀气的。邻村去年已经开始推倒重建规划的新农村,或许我的村子离这一刻也不会太远。到时候我们见不到的或许就不止这些了。这一刻虽然还没有来临,但我已经不免会想到罗大佑《鹿港小镇》里唱的:听说他们挖走了家乡的红砖砌上了水泥墙,家乡的人们得到他们想要的却又失去他们拥有的。门上的一块斑驳的木板刻着这么几句话,子子孙孙永保佑世世代代传香火。
无论如何,那个村子还是我们一起生活过的那个村子,还是那个我不止一次跟妻子提起的愿意百年之后归依的村子。就像我的一位朋友,即使父母不在,每当过年依然还会驱车几百里赶回来一样,这里永远存在着一种寄托。幸福的人啊,为了再一次的“自由”,继续前行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早起的人在干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