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手绘读书
热性病辨证之实证期

热性病辨证之实证期

作者: 老黄历择吉 | 来源:发表于2023-12-18 06:15 被阅读0次

以发热为主要证候的疾病,称作“热性病”。其病程可分为两期:实证期和虚证期。其中实证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表证阶段

1.表寒:

(1)证候:恶寒重,发热,无汗,头痛,骨节酸痛,口不渴。苔白,脉浮紧。

(2)治法:辛温解表。用羌活、防风、荆芥、桂枝等。

2.表热:

(1)证候:发热,恶寒轻,或仅有恶风,头痛,口渴,咽喉疼痛。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治法:辛凉解表。用桑叶、薄荷、菊花、连翘、葱白、豆豉等。

二、半表半里证阶段

1.偏热:

(1)证候:寒热往来,胸闷胁痛,胃脘胀满,口苦,恶心呕吐。舌苔薄黄,脉弦。

(2)治法:清热为主。用柴胡、黄芩、川朴、半夏、枳实等。

2.偏湿:

(1)证候:身热起伏,午后热甚,有汗而热不解,胸膈满闷,神情呆钝,苔白如积粉,或白腻,脉濡。

(2)治法:化湿清热。用草果、厚朴、枳实、知母、黄芩等。

三、里证阶段

1.气分热证

(1)证候:

a. 身热,出汗,口渴,面赤。舌苔黄,脉滑数。

b. 身热或午后发热,大便秘结,腹部胀痛、拒按、谵语。舌苔黄或焦黄,脉沉而有力。

(2)治法:清热解毒。

a.属证候a者,用知母、石膏、黄芩、黄连、山梔、金银花、蒲公英等。

b.属证候b者,用大黄、芒硝、枳实等攻下药。

以上可根据具体证候配合使用。

2.血分热证

(1)证候:高热,神昏语乱,身发斑疹,口鼻出血及便血,舌质红绛等。

(2)治法:凉血解毒。用大青叶、紫草、生地、元参、金银花、丹皮等。烦躁、神昏、惊厥者用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

上一篇:病邪辨证之虫证

下一篇:热性病辨证之虚证期

相关文章

  •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91集

    往来寒热与“无名热”是一丘之貉 -----“热型”是重要的辨证依据 阳性病(外源)与阴性病(内源)的区分 发热恶寒...

  • 痛经医生:怎样辨证治疗月经先期

    痛经医生 本章分享:辨证治疗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有热有虚,亦有实证,其发生主要是由于血热迫血妄行,或气虚不能固摄冲任...

  • 流行性感冒(旧称风温)

    原因:致病菌为滤过性病毒,由空气中散布而传染。 症状:经二三日之潜伏期,突然恶寒、战栗、发热、头痛、全身筋骨痛,热...

  • 小儿实秘

    实秘有什么辨证论治的方法? 实秘,即实证、热证便秘。多见于外感热病、燥热内结、肝火旺盛等伤阴,大肠津枯液燥;或气机...

  • 古今验方学习之鼻窦炎

    (一)【辨证】肺经热盛。 中医的病症名,它指风热之邪侵袭到肺脏之后,以发热恶风、咽喉肿痛、鼻塞、流浊涕、咳嗽、黄痰...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停食水泻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停食水泻 停食水泻,分虚证实证。 1.临床表现:实证嗳酸,恶食,口苦,潮热,澹语,腹满痛拒按,脉...

  • 三胡堂中医故事会 第94集

    恶寒、恶热与各种潮热———中医辨证的热型分析 1、恶寒 2、无热恶寒 3、恶热 4、发热恶热 5、潮热 6、日哺潮...

  • 糖尿病

    北京珍鑫国际中医研究院应用效果研究 糖尿病与中医太赫兹养生:辨证分析:消渴病消瘅期是由于消渴期上溢之甘气(血糖)不...

  • 女人如何保养大姨妈?

    《辨证录》曰: 人有年未至七七之期,经水先断者,人以为血枯经闭,谁知是心、肝、脾之气郁乎。 就是说,女人还没到49...

  • 阳痿|性功能障碍处理思路探讨

    辨证 主证:阳事不举,不坚,早泄。阴囊潮湿,小便赤黄为实证;滑精,耳鸣,心怵气短,乏力为虚证。兼见精神抑郁,焦躁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热性病辨证之实证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jo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