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都有点不在状态,倒不是说教学的状态,而是自己学习的状态。
教学上,我永远是一上讲台,马上满血复活。即便上一秒精神不振,下一秒也是活力四射。讲台是一个神奇的东西,站在上面,人马上就呈现出最佳状态,超水平发挥!所谓教学相长,教学设计可能十年如一日,没有太大变化,但每次面临的学生是不同的,每节课结束后都会生成不同的东西!都会成为教后反思的珍贵素材!
学习上,到了两门新网师的课程,单纯完成课程应该没有问题,以往的四门课,一门优秀,三门良好,老师在讲课过程中还多次表扬我打卡的次数和质量。不仅有一定的书写水平,而且有正确的态度和不服输的精神。
所以通常我的打卡都排前几名,在今年我作为家校共育的学术团队成员,反而觉得自己不如以前!打卡没有坚持每天都有,甚至有落后的倾向!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任务的繁杂,导致了我以前只是单纯的打卡,写作业,听课。现在除了当课程的管理员,还有书写讲义的任务,这个任务最少一个月前就已经知道,相关的参考书籍也已经买来,之前还看了两章,但不知怎么着,总是不能坐下来去写第四部分的讲义!
也许是有依靠吧!总觉得主讲老师不是我,有蓝玫老师兜底,我们只是练手,所以总是缺少动力。
在办公室的时候,总是有乱七八糟的事情缠绕着我,无法安心的坐下去看书。而且现在的心绪总是不能平静,总想着出去走走。给学生讲管理时间的四象限,提到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因为如果安排的不合理,就会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变成重要紧急。比如写讲义的任务,大概在一个月前就知道了,但因为迟迟没到跟前,总是拿起来又放下的,把时间留给其他重要紧急的事情,甚至留给了不重要,却很紧急的事情。
而这些重要却很紧急的事情,并不是非得自己才能去做,但自己就是给自己机会,逃离写讲义这件事情!
知道自己在逃避什么?其实这个讲义的主题比较简单,本来素材是很大的问题,但我搜到了两本好书,并且已经买来,而我却迟迟没有啃读完毕!
直到昨天,组长又布置了一下,要在开课前两周把课程素材包交上去……
我要逼自己一把,把自己的美好思路变成现实的讲座。在准备讲义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好的思路和最终形成PPT,讲义之间还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反复的修改!!
记得上学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写文章同样需要不断的修改,每修改一次都会发现不同问题,首先是标点和错字,其次是合乎逻辑的问题,再次是和风俗是否冲突……
我喜欢写作,自从在简书里持续日更以来,平均每天1000字,至今坚持了将近400天,而我投给辉县教育的文章中,有三篇在去年发表。这不仅是一种锻炼,更是展示自己的一个个机会。
有时候,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只要不放弃,不断书写,不断投稿,总会被看到!
这样一想,似乎状态又回来了!希望明天自己可以比较专注的把讲义弄个框架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