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解愤怒》摘抄(及一点读后感)

《理解愤怒》摘抄(及一点读后感)

作者: 菁菁TJ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23:43 被阅读0次

    丛非从的《理解愤怒》是2021年出版的新书,这是一本解读愤怒、分析愤怒、解决愤怒情绪的心理学工具书。

    我借这本书,更多的原因是冲着丛非从的名字去的。我并没有看过多少丛非从的文章,对他也不太了解,唯一的印象大概就是他在网络上是个很有争议的人,很多人不喜欢他。所以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好奇了一下,不能了解他这个人,就先了解一下他的专业能力吧。

    全书看下来,很通俗易懂,不了解心理学的人也能很容易地看下去并看明白,书中有各种各样的小例子,每一章节后面都附带一个《愤怒分析表》,让读者可以在看完本章之后,在分析表的帮助下,探索、理解自己的愤怒情绪。总体来说,是本比较实用的书。

    只是我觉得这本书更偏重于对亲密关系中的愤怒分析,涉及到社会关系中的愤怒分析不多。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对社会关系中的愤怒并不在意、或我在社会关系中没有多少愤怒,所以我很容易将书中的愤怒代入到亲密关系中。当然,更有可能是大众对亲密关系中的愤怒更关注和在意,所以这本书也更侧重亲密关系中的愤怒。(说的有点像绕口令)

    另外,我个人感觉,对于愤怒的解读,这本书讲的不够全面,但讲到的部分足够详细,也易于阅读,算是本不错的心理学普及书吧。

    书中的很多内容虽然我以前都有所了解,但读下来还是有不少收获,将一些我认同的内容摘抄如下:

    什么情况下会用行动表达愤怒:有的人嘴比较笨,吵不过对方,讲道理也讲不过。有时候是说了对方也不听,听了也不做,你觉得说了也白说。
    当一个人对表达愤怒感到绝望,但又有表达愤怒的需求时,就会转而将愤怒指向语言之外的部分,比如:摔东西,甩脸色,冷战……
    很少愤怒的人,其实是很孤独的。
    愤怒的时候要解释,你不解释,别人真的不知道你在生什么气。
    沟通不是说话,沟通是说、听、理解、反馈的过程。很多人不会沟通,只会说话。
    越是描述事实,越容易沟通;越是概括贴标签,越容易引发对方的抵触,难以沟通。
    “你每次都……”“你总是……”“你从来都……”这样的句式并非在描述事实,而是在表达严重性,强调愤怒感。(不要陷入字面意思,要看到对方在强调愤怒。)
    学习不是复制对方,而是思考对方的可取之处,而后整合到自己的世界里去。如此,你的世界便会多了一种可能性。
    愤怒是因为期待未被满足,期待之所以没有被实现,是因为期待太高了。愤怒也是在表达一种嫌弃。
    要直接表达期待,而不要用否定的方式(“你不要”、“你不应该”……)表达期待。
    愤怒是一个人没有放弃生活的表现。
    愤怒是获得价值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愤怒是把问题放到了第一位,把对方放到了第二位。
    你在控制别人的时候,你也正在被别人控制。愤怒也是在说:你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重要到你不变成我想要的样子,我的情绪都没办法正常了!
    愤怒是在帮助我们实现最原始的愿望(全能自恋),愤怒让我特别有力量,能够高高在上地否定你。高高在上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被看见。愤怒看似强大,背后却是在说:我渴望被你看见。
    当一个人被看见的时候,对错,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愤怒在说:“这件事情,我处理起来非常辛苦。”当你愤怒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它真的那么重要吗?值得我这么辛苦地去处理吗?如果值得的话,我可否重视它,多调配一些精力过来?如果不值得,我可否放弃一些,不那么在意结果呢?”
    判断一个人是否允许自己做某件事,不是去看他的行为有没有做到,而是他的内心是否能够允许自己去做。即使他做到了,但是他的内心一直在挣扎、自责,那么他就是没有允许过自己。
    情绪的愉悦度,不等于开心,而在于是否顺畅。一个人的情绪越是坦然,就越是能够流动,情绪的愉悦度就越高。即使是负面情绪,只要能坦然面对、承认并表达自己的情绪,那也是一件身心愉悦的事。
    自己不开心的时候,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开心,其实是在说:“你应该跟我的感受一致,只有我们感受一致的时候,我就感觉我们没有距离了。”因此,愤怒其实也是对爱的渴望。
    让你烦恼的人是在教你看见:你不懂得放过自己。他在现身说法,教你如何放过自己。向对方学习,比对方更能豁得出去,就是化解烦恼的终极法宝。
    一个人越在意你,你就越容易用愤怒来威胁他,从他那里得到满足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愤怒》摘抄(及一点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kk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