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年写过的师德文章

2018年写过的师德文章

作者: 童水凡 | 来源:发表于2025-01-08 09:00 被阅读0次

我与学生一起成长       

            洛书新宇中学 王辉辉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心灵。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觑。对于老师而言,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才能担负起人才的重任。

  成长,指长大、长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记得初登讲台时,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在当时教参对我来说是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好帮手。于是,我一切都死搬教参,照本宣科,感觉教学也就是这么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每当我提问的时候,下面几乎是一片沉默。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我十分沮丧却也束手无策。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后来,在学校领导和同头课老师的引导下,我明白了,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我首先通读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九年级的全部教材,我要了解自己所教的这一部分在整个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同时我到处搜寻时事新闻,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动态,观摩名家课例,让我这个教育新兵,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眺望思政教学的前沿风光。我还经常与同行切磋,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但我的借鉴决不是照单全收,更不是亦步亦趋、机械模仿。我的借鉴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改造,形成自己的东西,让我自己少走弯路,更快进步。我发现,随着不断地学习,在我的眼前好象打开了一扇大门,使我真实地领略到了思政教学之美,感觉备课变得容易了,课讲得生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变得浓厚了。我不断告诫自己要用心地对待工作:上课前要用心——用心钻研,用心备课;上课时更要用心——用心讲解,用心观察学生的掌握情况;课后也要用心——用心回顾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及时总结得失,修正教学思路,写好授课后记,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来帮助我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教学,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在教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们一起成长了!

  作为教师,身处教育的岗位,我一直牢记教书育人的职责,认真地与繁琐、幼稚打交道,努力地磨砺出自己的耐心、坚韧与机敏;尽己所能地教育学生学会善待自己、善待别人。让他们在流动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几次精彩的表现,有几本爱看的书,有几个可以说话的朋友,有几个值得记住的人,有一点自已的爱好,还有一份洒脱的心境。因为一种职业的责任,在爱恨交织中完成着对孩子们的引导与影向,也反思着、完善着自己的人格与思想。

  一个班几十个孩子,既有那些聪明乖巧的学生,也必然会有那些顽皮捣蛋的所谓问题学生。他们常常叫我们头痛、忧虑、愤怒,甚至大发雷霆。经过思索,我想有时我们不必强求孩子出类拔萃,保持一颗平常心,善待每一个学生,高分数求不来,可德性可以望造。最近看到“孩子不可能成为你想成为的那样,他只会越来越像你。”一句话,更证明了自己的想法。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斯贝乐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好的教育是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去认知世界。每个学生就像夜空中的群星,亮晶晶的闪耀着希望的光辉。我们的工作就是提升自我,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能善待他们的缺点,细心地擦掉这星星上面的灰尘。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一个姓刘的男孩。这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孩子,可是却从来没写完过作业,上课有做不完的小动作。记得当时班上班委和学习委员总是向我反映他的问题,对于班上可以用的惩罚几本上都用过了,但是不见什么效果,说实话当时特别头痛。可能和自己大学的专业有关吧,我想到了了解一下他的家庭情况。这一了解把我惊住了,原来这个孩子的妈妈是个精神不正常的人,而他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他跟着上了年纪的奶奶一起生活。我找来班委,说我想到一个更好的帮助刘的办法(对于他家的情况,我是隐瞒的),要求他们暂时不检查他的作业;在班上多发现刘身上的优点,有一点优点就提出表扬;下课后多邀请他一起活动……我也找他进行了谈话,更多的是关于他的兴趣、爱好,还有他的烦恼,也有我自己的经历等等。慢慢的我们成了好朋友。我也确实看到了他一点点的进步。现在他已经上高二了,见到我总是有那么多感谢的话,真的很为他开心。

每个班里,总是有一些调皮学生,严父递上望子成龙的印,慈母送来恨铁不成钢的叹息都无济于事;老师纵使用许多道理,对他们讲许多次,可他们就是不懂不接受,依然我行我素。其实,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平时老师多给他们一些和的笑容、一束信任的目光、一声温暖的问候、一个轻抚的手势,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会使学生懂得和接受你的教诲。孩提时代,学生阶段,一切尚未定型,有待师长重塑。即使是后进学生、问题少年,只要我们用心浇灌,善待呵护,也会绽放出光采彩夺目的花朵。直到现在,我送走的一些毕业生,还是会打电话给我,会寄贺卡给我,会带着小礼物到学校来看我,会跟我说起当年我给他们过生日、玩游戏的事情。我也是一次次的感概,一次次的被感动。

  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新年贺词里提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是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教师的成长之门只能由教师自己打开,别人是无能为力的。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与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

看着这稚嫩的笔法,就感受到那时候的可爱。当时,还得了三等奖吧。哈哈。

相关文章

  • 沉淀

    学校让写一篇关于师德的文章,对于已经五六年没写过文章的我来说,挺难,都是大白话,还憋不出来字,勉强写了两三百。 同...

  • 写过的文章合集

    作品:作品(文章类) 目录一览: 第一篇《谈张国荣》(公众号稿) 第二篇《叶先生和花姑娘》小说书评 第三篇电台稿:...

  • 写过的文章总集

    你的脸庞全 作者:金土局长 儿时的约定 你的微笑定格在那一瞬间 照片里 儿时的时间停在我教育你的最后一刻 你勤奋的...

  • 得到故事︱德鲁克:问题到我这儿终结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谈论领导力。这位睿智的老人说,自己最欣赏的总统是杜鲁门,如果可能,他愿意一直把选...

  • 2016写过的文章【01】

    脑洞运营 1.《第一次 TM好紧张》 2.《不花一分钱,做个五毛钱特效》 3.《做新媒体运营的我是怎么归纳整理素材...

  • 曾经写过的文章 - 草稿

    雨落繁城,若撒目露。 初升霞光,晴照当下。 ——雨若初晴 …… 淅沥沥的雨不停的落下,路上鲜有行人的踪影。申筱雨撑...

  • 学生

    看老师文章,品老师风范,学老师德性,是老师学生。

  • 2022-11-10

    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之心;师德,是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师德,是热爱事业的博大胸怀;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师德...

  • 2022-08-17

    师德,是热爱孩子的赤之心;师德,是热爱岗位的敬业精神;师德,是热爱事业的博大胸怀;师德,是以身立教的形象之本;师德...

  • 有这样一个妹妹是种什么体验?

    【文字家园】 写了不少关于亲情类的文章,写过父母、也写过爱人、写过兄弟、也写过孩子,却唯独没有一篇属于我妹妹的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年写过的师德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ksy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