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失眠时,我会找一个问题来思考一下,“爱情”究竟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会得出什么结论,但还是要写下来分享下。
有时我觉得很多人嘴里说出来爱情,只是片面的理解不够深刻。他们互相把对方的付出,责任,包容,关照……一系列的单项行为语言,理解并判定为爱情的深度。有时我会很疑惑,但也不知道这样理解哪里不合适。心里朦胧的感觉,如果爱情用行为语言来权衡有些单薄。
我思考了很多很多遍,就拿伴侣和夫妻来说,我得出结论是:爱,只停留在伴侣阶段,爱的属性为:不舍。情,则是存在于夫妻之间,情属性为不弃。其实在脑海里有无数个例子来论证这两个观点,但写出来又显得人性很苍白。可能是对大多数人心中爱情的不恭和亵渎,所以就不详述了。
客观的分析下爱和情:比如说爱:父母,夫妻,朋友,同事对你的爱,皆是因为不舍。不舍得看你委屈,不舍得你受伤,不舍得你离开……不舍的原因都存在了必然性的相互关系。所以,爱是:用行为语言方式相互影响的产物,或者说是彼此给予索取的过程。
比如说情:情要比爱虚化,飘渺。但情比爱的分量要重的多。佛说有情众生,也确实如此。人若无情时,就算是五官齐全的人,就等于没有知性,觉性,和思维性。也不能洞察人与人之间的微妙。
举几个例子:乡情,人情,爱情,友情……这里面的情,不参杂必然的影响关系。乡情是归属感,人情是愧疚感,爱情是责任感,友情是信任感。这里面的情它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而不在形式化的行为语言。
为什么说情比爱的分量重?举例阐述下:爱是在双方之间才成立的,有一方退出,爱就不能再延续,也就不存在了。因为它本身意义就是信息相互传递的产物。爱如果不存在了,留下来的或许只有情,不管是哪种情都不受条件约束,且如影随形,虽然虚化飘渺,但比爱更加的真切与深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