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险多了,我发现其中有个规律:
就是再危险再紧急的情况下,哪怕唐僧师徒都被吊起来,下一刻就要被妖怪下锅煮着吃了,那些神通广大的神仙们从来不会主动露面。
都是孙悟空各方打听,上天入地下海,万里迢迢,三番五次,总算找到外援,请他前来搭救。
后面的情节大多是:神仙来了,施展神通,收服妖怪,唐僧师徒获救,拜谢神仙。
神仙微微一笑,隐身而去。
只留师徒四人整顿一番,继续赶路。
从小到大,一部《西游记》看过多少回了,如今人到中年,家有青春期小伙儿一枚,老母亲突然把这部电视剧看出了新意,发现里面居然蕴含着养育青春期孩子的秘诀。
这个秘诀就是:应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具备神仙思维——不求不助。
十几岁的孩子,自我意识蹭蹭猛涨,哪怕你说的再有道理,比他想得周到百倍,如果他觉得自己被干涉了,自我意志受到压制,管你说得对不对,就是一个不耐烦,一句话就把你撅个跟头:你别管了!
这时候,老母亲往往很受伤:我都是为他好,我这不是帮他吗?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呢?
其实,不是因为你说的不对,很可能是因为你过早、过多地插手了。
人家还没求,你就助了。
人家只要三分帮助,你上来就给到七分。
这个帮助动作本身,就侵占了孩子的自主空间。
有时候,我们得让孩子先自己往前走走,哪怕走点弯路,吃点苦头,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出手相助,这个“助”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而且,这个“求助”的动作,是孩子自主意识的表达——什么时候求助,怎么求助,求助到什么程度,都是他自己决定的。
我们得给到孩子这个空间。
朋友孩子读高中后,明显比初中时更有自主意识,他们之间发生过好几次摩擦,都是因为朋友惯性使然,助的太多导致的。
所以,现在我也经常提醒自己:要有神仙思维,不求不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