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要参加一场面试,我会事先在网上搜集点资料,比如会查询一下这个工作要面试的大致内容,再整理一点专业知识,或者直接去网上抄一份简历,自己拿来修改一下就行了,我去过一些企业面试,但这些企业都规模并不太大,他们相应的要求看起来都挺高的,但实际上很容易面试就能通过。但是对于其他的一些企业,比如说谷歌和微软这样的巨头企业来说,肯定要做更多的准备,如果仅仅是记住一些面试题的答案,搞不清楚别人出这道题的原因,肯定通过不了的。
这样大的公司在进行面试的时候,如果光靠找资料背答案很容易露馅儿,会被贴上不诚信的标签,因为像这样正规的大公司并非考察面试者的知识点,还要考察他们思考的过程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成绩好和能做事情有关系,但并不一样,就是告诉我们要培养的能力显然不是死记硬背,这不像我们应付考试,考察那样简单。
比如微软有一个问题问的是,井盖应该是方的还是圆的,我第一印象是应该是圆的,因为圆这个形状更好加工出来,打洞钻孔都是圆的,为什么打口井要打成方的,当然我看过街上有一些排水沟的盖子确实是长方形的,但不管是圆还是方,其实面试这种问题,他并不是要我们有正确的答案,主要是看面试者能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
在本期Google方法论中作者提到了中美学生的一些区别,可能我们遇到那些有比较明确的答案的问题时处理的会比较好些,面对open question可能就比较不知所措。确实在我以前的学习中,所做的准备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一直在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做准备,一般都只关注结果,忽略了过程。
要想更好的解决一些问题,不能只关注结果,重要的还有在准备的过程中的思考,有很多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只有在实际中分析寻找,久而久之才能够形成一种固定的工程思维,解决好更多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