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责任官公益培训计划——打造可感知的社会责任

责任官公益培训计划——打造可感知的社会责任

作者: 互加计划张燕君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02:05 被阅读170次
第十期“百人讲堂——责任官公益培训计划” 大合影

作为沪江企业社会责任项目互+计划团队的一员,事实上,在本次培训前,我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的理解并不深,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为企业为社会作出贡献。

而本次通过第十期“百人讲堂——责任官公益培训计划”三天的培训,让我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入的理解。本次活动不仅有深广专业的理论知识、企业优秀的案例实践分享、活动丰富的实地考察;既有导师在台上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的分享,也有学员在台下的或全神贯注的聆听或唇枪舌剑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一场从内容到形式都精彩纷呈的培训,不仅让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们对如何更好的开展CSR活动有了新的思考。

企业社会责任是什么?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钟宏武主任发言

中国社科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博士在第一讲就提出社会责任指的是:组织通过透明和道德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而承担的责任。

而我理解的企业社会责任更偏向于狭义的定义,即做慈善、做公益;从广义上来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周祖城教授认为,是指企业对于社会的综合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础是不伤害,然后再是做善事。钟宏武主任所分享的责任金字塔模型理论也提到,责任金字塔的最底部向上依次是经济责任——盈利,法律责任——守法,这两项是企业必尽的责任;而伦理责任,即形式合乎伦理是应尽责任;金字塔的最上层,为社区捐献的慈善责任则为企业的愿尽责任。

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

近些年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推荐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精准扶贫、生态文明、一带一路、讲好责任故事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培训中的大多数企业案例都响应了政策的号召,致力于精准扶贫的工作,大多以精准援建、对口帮扶为主。如华润集团的希望小镇项目、中国三星的分享村庄项目等,都将重点落在对乡村的基础建设,发展当地经济、提高百姓生活质量,从而助力振兴乡村。

企业案例分享令我印象非常深的是浩泽环保集团副总裁赵暖女士举的一个案例:一位阿姨在经过浩泽的服务后,改变了大多数人认为食用水只要是烧开的就能使用的观念,而是潜移默化的认为只有过滤了的水才能建康食用。赵暖女士说,无论是否使用的是她们公司的净水器,只要大众能有这样正确的用水观念,就是企业为社会作出的贡献。

而互+计划自2015年成立以来,也一直将视线关注于偏远乡村地区,致力于用互联网解决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弱势群体接受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旨在用互联网链接优质教育资源,改变传统教与学的方式,基于“互联网+”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助力教育精准扶贫。

与浩泽不谋而合的是,我所理解的互+计划希望达到的是传播一种可复制的共享模式、传播一种创新的思想、链接的思维的方式。如同甘肃定西共享阳光课堂联盟所做的,他们利用共建共享的机制,打造了适用于当地独一无二的共享阳光课堂模式。在未来,理想看到的是在互+现有模式的基础上,更多地区能打造个性化、拥有自己特色的模式,将互联网+的思维渗透其中,真正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或许届时会有更多“计划”应运而生,但只要这样的理念能惠及更多地区,扎根生长绽放,就足以。

打造可感知的社会责任

钟主任提到,大部分企业的现状是:默默奉献的履责行为,无处感知的好人好事!就如播放的一部短片中,采访赞比亚的媒体关于中国援助赞比亚的情况,得到的答复是他们知之甚少。

事实上,只做不说这样的默默奉献,不仅仅会让付出得不到回馈,更重要的是,在无人感知的情况下,很难将正确的理念传播开去。

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社会责任的履行中去,也有越来越多的开始加强对社会责任的披露,这并不应仅仅是一年一次的CSR报告,而是时时刻刻传递声音、传播思想,通过广泛的社会影响,打造可感知的社会责任。

汇聚社会点滴,共创责任未来——这是本次培训的口号,其实每一个点滴细微之处,凝聚起来都是无限大的力量,一个微弱的声音在有无数人共同发声时,便能形成令人震撼的共鸣。互+计划所正在做的改变,或许某日也能像蝴蝶扇一扇翅膀那样,为更多乡村的教育带来巨变。

责任官公益培训计划——打造可感知的社会责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责任官公益培训计划——打造可感知的社会责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rr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