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是家庭造就的》作者王金战
读书摘抄
01 提前规划,培育英才
在孩子没有成年之前,即使他和你再亲,你也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亲切、平和。
孩子最终没成功,往往不是因为孩子自己,而是因为家长。
前面解脱得越彻底,将来你的烦恼就越多。你现在越轻松,将来你的压力也就越大。
在埋怨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家长要先想想:作为孩子最好的帮手,自己有没有倾尽全力?
积极面对孩子的失败,帮孩子找到正确的道路。相信你一定能和孩子一起迎来最终的成功!
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家长在他们身上“写”下什么,他们就会“变”成什么。
哪怕只是一通关爱的电话,哪怕只是一个温暖的留言,都可能把一个误入歧途的孩子引回正道。
孩子就像一块天然的璞玉,不分好坏,没有杂质,而家庭就像一把刻刀,家长把孩子刻成什么样子,他们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从小离开父母,意味着没有家庭的精心雕琢,孩子又怎么能成为美玉呢?
一切的优秀,都要建立在生活能够自理的基础之上才有意义,否则迟早有一天,孩子会在社会的大潮中败得体无完肤
独立能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培养的过程是什么?小学“抱”着走,初中“领”着走,高中“赶”着走,应该是这样的过程。
给他一种能力,授人以渔,不是授人以鱼。你给他鱼,他坐吃山空;你教会了他打鱼的本领,他将来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敢于放手,敢于让孩子单飞,让他在生活的波澜起伏中历练,这样的孩子才能快速成长。
对于一切生物而言,缺乏交往的生活都是一种缺陷,缺乏独处的生活则是一种灾难。
有一个人的寂寞,一个人的孤独,更会有一个人的坚强。不要害怕把孩子放入一个孤独、严峻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自尊、自强会突然觉醒,成为他瞬间独立成熟的催化剂。
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不单要教会孩子乐观地看待成绩,家长更是要摆正心态。可以说,家长甚至比孩子更需要有乐观的精神!
肯定比否定更能激发孩子心中的斗志,斗志决定了一个孩子会付出多少努力,努力决定了孩子会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孩子自信了,攀比的事物就会从外在转向内在,积极参与正面的竞争。
让孩子清楚家里的经济状况,学会体谅父母、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
也可以让孩子帮忙做家庭理财,参与安排每个月的家庭支出,这样既培养了孩子做事的能力,又可以让孩子约束自己。
要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多跟同学比较学习和精神层面的事物。
要培养孩子延迟满足心愿的能力,从而珍惜自己的所得。对于孩子的要求家长不要马上答应,要让孩子体会到渴望的滋味后再满足他。因为来之不易,孩子才会懂得珍惜。
家长必须学会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02 养成习惯,成就英才
什么事情一旦决定,即便有千难万险,家长也要和孩子一起坚持下去。开了头就要持之以恒,千万不能松懈。·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清楚明了的思维,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
一个人往往是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才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帮助别人越多,人缘就会越好,成功才会越来越近。·失败和成功其实只有一步之遥,有时候一件事可以改变一个人。·教育不是空谈,抓好时机,一件小事也可以培养孩子坚持、合作、包容等各种品格。
唱歌能使你焕发激情,美术能使你赏心悦目,诗歌能使你心旷神怡,哲学能使你增长智慧,科学能改变你的物质生活,但是数学几乎能给你以上的这一切!”数学就是这么强大!
很多的亮点、技巧都隐藏在解题过程中,不动手做一遍,你就很难发现亮点,也发现不了题和题之间的差别。
0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在家庭这个加油站里,孩子不仅要获得能量的补给,还要获得爱的温暖、品德的养成、承受挫折的能力、勇于担当的责任心……这些,都是孩子能否成长为英才的必要条件。
永远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信心
出生,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上学,我们无法选择老师;进入社会,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常胜不败的秘诀就是:及时调控自己。
优秀不是时间的累积,而是不断反省后的创造力的发挥。
“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在挫折的磨砺中,孩子培养了责任心、自制力、自信心,这一切不仅在学习中很重要,而且在孩子的整个人生中也是排第一位的
孩子的成长和大自然的规律是一样的,潮起潮落,斗转星移。正是因为过程的跌宕起伏,孩子才能够发现问题,查找漏洞,孩子才可能练就顽强的意志力和抵抗挫折的能力
我们追求一个完美的结果,而不是完美的过程,正因为过程的跌宕起伏,才造就了结果的完美无缺。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一路顺利的人,未必能成大事,未必能成大器。挫折就像每个人头顶上悬着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越是不怕挫折的孩子,越不容易受挫;而越害怕挫折的孩子,往往就会被这把利剑刺伤。
第一,要颠覆一个观念—听话就是好孩子
第二,要搞清楚该谁先理解谁。任何陷于僵局的关系要化解,肯定要有一方先去理解、包容另一方。是大人先理解孩子,还是孩子先理解大人?我认为应该是大人先去理解孩子,大人要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其心情与想法。
第三,不要剥夺孩子经历失败的权利。
第四,要学会用正确的批评方法。
第五,家长要不断地学习,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如果孩子长大了,各方面还对家长唯命是从,那也许就是我们做家长的失败和悲哀了
理想的“听话”并不是让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而是让孩子学会与父母形成良好的合作和互动关系
教育的大义就是“爱”。对家长和老师来说都是这样。爱,要从理解和认同起步,只有爱得聪明,才能起到好效果。别让“太爱”的甜酒,变成了“非爱”的毒药。
最可怕的拒绝是冷漠。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04 父母眼中没有差生
没有哪个孩子是甘于平庸的,他之所以现在不积极努力,不是因为他天生没有理想,而是因为在他曾经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时候、取得小成绩的时候没有得到家长或教师的肯定。他只是需要有人帮助,有人在前方为他点亮一盏灯,让他看到目标、看到希望,这样他才愿意坚定地走下去。
家长鼓励孩子要谨记:用词恰如其分,不能滥夸。
做家长的艺术往往就在于润物细无声,所以你不要期望孩子一定在当时给你一个什么样的回报,或是一定希望孩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激。
当你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去为你的孩子服务的时候,当你怀着一颗关爱之心去帮助你的孩子的时候,我相信你的孩子会把对你的感激永远珍藏在心中。这才是帮助孩子进步的最大动力。
用放大镜找优点,目标是清理负面情绪。
优秀是需要时间来成全的
我们没有坚持到底,没有取得成功,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毅力,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我们缺少一个清晰的目标。
在孩子面前你必须波澜不惊。父母先垮掉了,还能指望孩子顶上来吗?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项调查:一位彪形大汉,在拥堵的马路上横穿而过,愿意给他让路的车辆不到50%,车祸率很高;而一名老弱病残者横穿马路,却是万人相让,车祸率为零。弱与强,在某种时候,收到的效果截然相反。弱,反而得了强势;强,反而处于弱势。
家长在孩子面前出现的错误越多,孩子的成就感就越强;你越是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孩子反而越是尊重你。
第一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个把女人比作花的就是蠢材了。一句话家长讲第一次,孩子听着挺新鲜;讲第二次,孩子觉得很重要;讲第三次,孩子就有点烦了。
家长一定要注意讲话效率,当说不当说的话,你就不说;可多可少的话,你就少说。少说话,才有分量,有点“酷”的家长,才令人信服。
喂甜枣”,要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优势、成绩,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打棍子”,是让孩子冷静反省,发现不足,激起斗志。“充气泵”,则鼓舞孩子树立信心,勇闯难关。
对孩子的批评,不一定要长篇大论、一针见血,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眼神就有可能对他影响深远。
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帮助一个孩子阳光、健康成长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方法一:点燃孩子心中的火花。
方法二: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方法三:帮助孩子爱上老师。
05 备战高考,行百里者半九十
审题
一定要培养自己一次就做对的习惯。
要由易到难
控制速度
根据学科的特点抓住得分点。不会的题也能得3分。
防止慌场。
看看读书摘抄再复习一遍书中的内容。
如果我能在开心果高考之前读到这本书就好了,或许我还可以做得更好,或许我们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
算了,一切都过去了。
虽说开心果已经读大学了,可当我读完这本书依然觉得有很多可取之处。
孩子毕竟是孩子,在他彻底的自立之前,还是需要我们拉一拉,拽一拽,扶上马再送一程。
为人父母需要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最后推荐有需要的爸爸妈妈可以读读这本《英才是家庭造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