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的作者是塞德希尔和埃尔德所著,更吸引我的是此书的副标题——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和忙碌的。
【作者介绍】
作者塞德希尔是一位才子,出生自印度,七岁移民美国。获得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3个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哈佛毕业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开始了他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在麻省与经济学教授《贫穷的本质》作者阿比吉特等人创立了“贫困行动实验室”,取得丰硕成果。
【稀缺概念】
引言标题为——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引言部分通过两个例子引出稀缺的概念。一个例子是时间管理失败的例子,作者塞德希尔因事情繁多,总是感觉时间不够。一个是作者所写书中相关人物肖恩金钱管理失败的例子,肖恩被债务缠身,陷入恶性循环中。从而得出稀缺的概念——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对于塞德希尔是时间的拥有少于需要,对于肖恩来说是金钱的拥有少于需要。
【稀缺案例研究】
因为上述两个例子是个例,所以书中进一步寻找稀缺的通用案例,引出稀缺会俘获大脑。书中描述了四个事例。
第一个案例是二战尾声,盟军攻入德国占领区后,发现许多人处于及饥饿的边缘,盟军为了解决如何给人们提供食物,启动了一个饥饿实验。实验中发现,人们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食物上面,当然饥饿状态的人们找食物当成第一要务,是情理之中的。但是这些人们的关注已经远远超出当时自身实际需求,他们想着开餐厅,对比食物价格,研究菜谱,这些不能解决当时饥饿反而加剧饥饿感的想法中。第一个案例的结论就是,这些人被饥饿强行俘获了思想和注意力。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思维方式。
第二个案例也是饥饿实验,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处于饥饿状态,一组非饥饿状态。两组实验人员就是盯着屏幕认字,而屏幕会以停留33毫秒时间显示不同词汇,也就是一秒的1/30,让实验对象识别屏幕上的词汇。最后发现,饥饿组在识别非食物词汇时,与非饥饿组表现一样优秀。同时对于食物词汇,饥饿组做的更为优秀。但是33毫秒实在太短了,远远少于大脑正常反应时间(300毫秒),33秒这么快的反应只能说明饥饿稀缺对大脑的影响存在于自动自发的潜意识处理过程中。
第三个实验,儿童估计硬币大小。结果是在穷人家的孩子眼里,硬币看上去很大,其尺寸扭曲的严重。也就是硬币俘获了孩子的注意力。也就是说稀缺不仅影响注意力,也会影响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第四个事例,实验对象阅读某人日记从而形成对记日记人的印象。结果发现孤独的人做的很好。结论是孤独的人非常善于记住与人互动等社交内容的细节。这个可以理解为社交稀缺。
上述四个事例,结论就是稀缺会俘获大脑,稀缺对大脑的影响是深入潜意识的,稀缺甚至影响到对事物的客观认知。
【稀缺的根源——稀缺心态】
经济领域的稀缺特点是稀缺无处不在——因为从钱的角度来说永远有限。进一步引出稀缺的感觉,作者认为稀缺的感觉并非无处不在。
稀缺的感觉取决于可用的资源和我们自身的体验(自己的理解就是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对于这种体验,其他学科如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营销家都是尝试解析这类体验。而作者说他关注的是稀缺的内在逻辑及其带来的后果。
稀缺的内在逻辑,稀缺是一种心态,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稀缺造成的后果,稀缺会降低心智的容量,致使我们认知能力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作者说当稀缺俘获大脑时,我们的注意力会变得更加集中,做事就会更有效率。但同时没有精力投入到其他事物上面来,其影响力就是降低一个人的带宽,更为严重的后果是,稀缺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
从而引出书中的观点,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略其他需要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成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