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谚语:“要了解一个人,只需看他所交的朋友。”
中国古人也说:“审其好恶,则长短可知也;观其交友,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这都体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想要了解一个人,识别一个人,就看他所交的朋友。
对于了解一个人,看他是不是可交之人,孔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做过的事,观察他做事的原因,考察他做事时的心情所在,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又怎么隐藏得了呢?”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是孔子看人的三个角度,从这三方面,可以识别一个人,看透一个人。
对于一个人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表面上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
但是通过表面并不能完全看清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有的人为了自身利益,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特意或违心地做好事。
他们即使不愿意这样做,也表现得非常积极。
所以,要识别一个人,除了看他所做的事外,还要看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当时的心情怎样。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道德底线。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利益,自己的私欲而不择手段,这样的人,即使做了好事,终究还会变坏。
如果表面看起来是好事,但原因却是为了他个人利益,为了达到他想要的目的。
而且他们做好事时,内心是不情愿的,不安心的,只不过为了自己的目的,不得已而为之。
这样的人并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还有的人做事,他们不以某种利益为目的,也不以不光彩手段去完成。
他们是情愿的,发自内心地去做,只是为了利他,帮助他人,这种人才是真正的可交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