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是很喜欢这篇小说,虽然强迫自己看完了,不知道是翻译的缘故还是写法的原因,整个故事读起来有些凌乱,还是看了介绍才把整个故事梳理清楚。
年轻的莎拉与农夫沃特在乡下相遇,并迅速坠入爱河,沃特蒲公英编织了一顶花冠送给莎拉,莎拉将它视若珍宝。带着沃特许下的“春天结婚”的誓言,莎拉回到城里,继续做打字的工作。在菜单上看到蒲公英炒鸡蛋这道菜时不禁流下了眼泪,心情恍惚之下,泪水沾湿了打印稿,把蒲公英变成了“最亲爱的沃特”,这个梗在我是没有办法立刻理解的,英文本来就不熟悉,还要理解其中的谐音或者字形上的巧合,太难了。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沃特刚好在这家餐馆就餐,也顺路找了过来,成就了一段美妙的爱情故事。结尾的巧合也是情感的必然,莎拉的深情和沃特的执着总会有美好的相遇。
不喜欢这篇小说主要因为太多不能理解的事物,蒲公英炒鸡蛋这道菜首先是不能理解的,这个食谱实在太超出我的理解范围了,这样的黑暗料理真的是很多人可以接受的?当然口味的差异我是尊重的,只是这个梗我理解不了,也就没有办法理解蒲公英作为菜出现,同时它怎么又那么恰好成为一顶花冠,蒲公英应该是一致的,审美的无法代入,自然就没有办法把情感自然融入。
对打字员的生活也不是很理解,这个工作在今天已经无法想象了,所以缺少了代入感。当一份工作无法认同,也就是主人公的定位无法认同,我不能走进莎拉的世界,她的工作只能在大城市才能找到用武之地,这是能理解的,但是工作中流泪是不是不称职了,而这样的劳动成果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还是年代技术的差异,让我对这个故事的很多外壳无法产生具体的认知。
对文本只有一处描写特别感兴趣,当蒲公英成为一道菜时,“鲜艳的定情信物变成不光彩的食物,成了黑漆漆的一团,她对夏天的希望也凋零、泯灭了”,这句话还是击中我了,很多事物都是这样,我们总是赋予它很多意义,比如鲜花、杨柳、红豆,可当这些事物真正出现在生活当中且成为生活当中不太光彩的一面时,我们还能保留美好的想象嘛?生活总是容易轻松击败我们对美好的幻想,让它露出残忍而又真实的一面。
这篇文章还是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比如倒叙的开头,莎拉正在望着她手中的菜单哭泣。开篇悬念铺满,为何要对着菜单哭泣,菜单里面有什么样的秘密,这些都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让我们有了读下去的动力。
插叙的讲述,夏天的爱情让故事的脉络清晰起来,也解开了哭泣的原因,结尾按照原文设计是巧妙的,只是我不能理解,两种语言体系还是有太大的差别了。
如果解构这个故事,变成我们的故事,整个框架还是可以用的,只是这个设计需要好好斟酌一番,巧妙的设计太难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8231769/1b0aaf46e506fcdc.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