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题记
一、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出身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新教徒。他出生后第十天,母亲因产后失调而去世。10岁那年,父亲因和日内瓦共和国一个政客发生争执而被法院下达缉拿令,留下卢梭给别人当学徒。卢梭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却自学成才。1775年,卢梭以《论科学与艺术》一文而一举成名,收到世人瞩目。他发布了许多著作,包括《论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和《忏悔录》等。其中《爱弥儿》主要阐述了卢梭对教育的看法。
二、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崇尚自然的教育,认为一切教育的基础都始于人类原始的判断。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即个人教育和公众教育。现在我们谈一谈家庭教育或者说自然教育(卢梭的观点一直围绕自然教育展开):在自然体系中,人人生来平等,他们共同的天性是获得人品;我们需要好好研究的是人的自然本质;为了接受良好教育,孩子应该有多老师;人们只是想如何保护孩子是不够的,还应该教他怎样学会承受挫折、不过分看重外在事物、必备的生存技能……
卢梭认为的要遵循自然法则,磨炼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现实意义。在儿童时代,应该训练他们的体格,认识孩子,顺应儿童天性。他假设了爱弥儿这个想象中的孩子所谓他理念的践行者,论述了照顾婴儿、环境选择、学习能力、学习起点、感官感知、表达欲望、父母的引导、教会孩子表达和胆量的培养等方面理论,推荐有Baby的年轻父母看看
三、开发儿童的基本能力
卢梭认为孩子喜欢没有理由地哭泣。在爱弥儿哭的时候,卢梭不去理会他,等一停下来就过去。他认为:孩子可以按照他们的经验来决定他们所用的方法;要关心爱护儿童,陪他们做游戏,让他们快乐,维持他们可爱的本性;要按照自己的能力来生活,超出自己的能力做事,就会变得弱小;不管一个孩子外表如何,都应该把他看成孩子;不要对孩子妄下评论,要尊重儿童;要让儿童产生学习的欲望,最大的动力来源现实的利益,这也是让人稳步前进的唯一动力;要培养儿童的智慧,就应该先培养他的体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锻炼的重要性及其法则;关于开发儿童能力,应结合严格与放任、自我与服从、不要试图说服孩子、有限度的自由、树立父母权威应该以身作则、自然感官形成以及自我意识的培养;注重儿童表达能力、判断力、自主力、生存能力、观察能力、推断力、灵敏度、听和说的能力、味觉和嗅觉的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力均衡发展。
四、智力开发与技能培养
如果父母喜欢一件事,会错误认为孩子也喜欢那件事。卢梭主张:用兴趣点燃孩子学习的热情;应该让教育去适应一个人,而不是适应他自身以外的东西;把爱弥儿教育成有用的人;精心选取儿童学习的内容;让孩子到自然中去;不要对孩子说他听不懂的话,说话要简洁明了;问题留给他自己解决,一定要他学会思考;重要的不是教给他学问,而且培养他对学问的兴趣;要孩子自主式学习,学会向孩子提问;让孩子掌握一门手艺……
五、价值观和情感培养
卢梭认为,不能以大人的观念去影响爱弥儿,让孩子保持童真很重要。
孩童最初的情感就是爱本身,从最初的情感延伸出来的第二个情感就是爱身边的人。爱是相互的。
不要对孩子撒谎,只要他看见大人试图掩盖一些事情,他就迫切地想要知道那些事情。
你的孩子需要读书,因为他们能从书中获取别的地方学不到的知识。
经过悉心栽培的孩子更容易感受到的第一个情感是友情而非爱情。
人不会设身处地为那些比自己幸福的人着想,只会想到那些比自己更需要同情的人;看到他人痛苦,我们同情的只是自己可能会遭受的那些痛苦;我们对他人痛苦的同情程度,取决于我们对那个遭遇痛苦的人想象出的感觉。
学会感恩。知恩不报的行为是有违人的良知的,但是有趣的是:知恩不报的人比施恩图报的人要少。
为了防止同情心变成怯懦,就需要同情整个人类,这样我们才能在展现同情心的时候,首先想到正义,因为在所有美德中,正义可以造福于人类。
六、阅读体验
卢梭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在爱弥儿的教育中也很注重对爱弥儿德育的培养,在这方面是有指导意义的。
女孩的教育。这章的论述完全受时代所局限了,而将各个阶段的教育完全割裂进行,则与当下社会的教育大势不符。
卢梭的因势利导是可取的,自然教育法对家庭教育还是有所借鉴意义的。
虽受时代局限,但总体而言,这本书所提倡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依然能从其中得到启发,不得不说是一部伟大的教育学著作。
给五星好评吧!
从《爱弥儿》中谈谈卢梭的教育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