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之婉约品格

作者: 十驾斋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2-06 06:31 被阅读41次

        词,起初就是娱宾遣兴的,演唱的场合或者是在达官豪门,或者是在秦楼楚馆。主要内容为相思别离、闺情绮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就彰显了“婉 约”的词风,其“香软”的格调贯串始终。其后宋朝的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词作家也多有婉约创作风格的词篇。婉约词作的产生固然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产物,也与社会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北宋“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被严重削弱,再加上皇帝的软弱无能,造就了国人内敛的心态。在这种心态影响下,作品的风格也呈现为细腻柔婉。

      例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了作者的孤寂、落寞、伤痛之情,“愁”始终萦绕心间,无法排遣。再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男女情人的分别被描写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李清照《声声慢》将丧夫之痛、漂泊之苦、亡国之恨熔铸于一炉之中,使得作品读起来字字带血。沉重的心情,使得女词人只能无奈地倾吐“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宋词中,婉约风格的作品是主流,即使是被以“豪放”定格的苏轼,在其词作中,有至少三分之二的篇章是婉约风格的。例如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写尽了作者对亡妻的无尽哀思。另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在惜春伤春的同时,也寄寓了人生的感慨、不得志的惆怅。

      在诗歌、散曲作品中,也有婉约风格的作品。因此这里所言的婉约风格并不仅仅限于词作。

相关文章

  • 词之婉约品格

    词,起初就是娱宾遣兴的,演唱的场合或者是在达官豪门,或者是在秦楼楚馆。主要内容为相思别离、闺情绮怨。中国文...

  • 婉约词之美

    婉约词之美, 如水中之月, 似雾里之花, 如梦如幻, 美妙动人。 它倾注了古人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思, 以情动人, 道...

  • 婉约词

    婉约词,中国古代词学流派之一,形成于晚唐。这一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表现手法...

  • 婉约词

    飞鸟剪,老树偏, 光线缠绕素温暖。 执手相看泪眼。 青烟渐,熏云迁, 苒苒转天蓝。 执手风尘翩翩。 小城舒朗听光流...

  • 婉约女子

    婉约一词,始见于先秦古籍《国语·吴语》的“故婉约其辞”,欲诉还休、含蓄蕴藉,此为婉约之美,多用于论文学修辞。婉约二...

  • 【摘录】婉约词

    1.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出自 唐玄宗的小令《好时光》 2.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

  • “拜读”《豪放词.婉约词》

    几年前一时心血来潮,买了此书。期间看了多次,每次一看瞌睡就来,今又重新拾起,效果依旧,只能对自己呵呵了,突然间好想...

  • 豪放词与婉约词

    不管是婉约派,还是豪放派,所作做为词的艺术性是一样的,但言说表述的内容风格不一样,风骨气节不一样! 词从诗歌发展而...

  • 婉约修身豪放为人

    词有婉约和豪放两派,其实人也如此。婉约诗词喜欢的人多,除文字之美之韵外,人天性多爱旁观他人的离愁别绪,生离死别,凄...

  • 【作业】苏轼的婉约词:有营养,有嚼劲儿

    以豪放派著称词史的苏轼,其实更多的词作是婉约风格。师父说,东坡的婉约词像一颗大白兔奶糖,这是将苏轼的婉约词与前人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词之婉约品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nyb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