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5日,驱车自三明至永安小陶镇,前往甘乳岩,于岩洞之中偶遇甘乳寺,也称清水禅寺,始建于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正统八年(1443年)重建。
相传此处有供奉自安溪请来的清水禅师塑像而闻名。清水禅师古佛原名普足,俗姓陈,在北宋仁宗二十二年(公元1045年)生于福建省永春县小姑乡,自幼出家大云院,长结庵于高泰山,时年六十五岁圆寂成佛。嗣后祀奉于安溪县蓬莱山清水岩庙宇内,众民称为清水禅师,后来改为清水祖师。因多次护民有功,灵绩显著,荣受敕封四次,封赠为昭应大师。
在南宋年间,禅师为普救四方黎民,飞炉香火至永安市小陶镇大陶洋天然腾地甘乳岩后山上的一棵含笑树,显形刻象名为清水禅师。由于禅师为神清正,威灵显赫,祈求者有求必应,救济拯危,行仁赐福,扶正抑邪,约至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在甘乳岩重建庙宇后,众民将清水禅师真像与其他菩萨祀奉于庙宇正殿内,从古至今为广大民众共仰。
寺院倚洞而建,各个殿宇呈开放式布局,与大多寺院都有所不同。洞中有一尊达摩祖师像,倚岩壁而坐,不仅让我想起少林达摩洞的景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4624395/3571b56a65a40c4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