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两天看成甲老师的《好好学习》,里面提到:“反思才能使我们进步”,我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反思,百度上解释“反过来思考”。其实正常的生活,很少有人去真正反思,基本都是顺其自然的思想。我们为什么要反思?
我在想:一是我们人生体验短暂,要有效利用(提高人生效率),要把生命的价值尽量放大。通过反思、复盘,尽量去除一些无效的生命消耗。
二是复盘,有一种强化认知的作用。人类大脑的生理就是这样,记忆功能有限,要通过不断的重复,通过不断探索现象背后的“为什么”,来强健它的记忆神经元。或者说,形成一种系统性,让知识变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前后各自联结相通。
人类记忆东西很奇怪,需要一种“因果式”、“逻辑式”的模式,这就是它的认知规律。孤独的知识点忘记很快,所以才有“记忆宫殿”(通过想象中的宫殿,把孤立的知识联结起来)的说法。
三是总结学到的知识、获得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一套系统、规律(之后就是强化),更有效的指导自己未来的生命体验(也是一种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其实总结、反思,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我们总结、改变、提高我们的思维模式(水平),就是一个不断改变假设的过程。
反思,在我来看,就是一个总结与提高过程。
二
我在高中上学时,高一成绩是班级倒数第二,但到高二时,一跃成为班级第三,这对我其后人生一度产生启示作用。
我记得高一时,由于理化基础薄,上课听不懂,产生厌学情绪,并顺带其他课程。结果高一下学期期末,八门课有五门课(具体记不清了)补考。回去不好意思说,只说有两门。
暑假补考时,哥送我到校。我说:“哥,你先回吧!结束后,我还要到同学家玩。”其实是要补考两天,不是半天。
这给我的打击很大,自己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要知道自己以前一直是优等生,家人引以为傲的。小学只得过一次第二名,那次沿着田间小路,一路跑回家,生怕遇到人。这也引起我对人生的第一次大反思,当时还买了一本书,叫《全力以赴,让进取战胜迷惘》,至今还记得。
到了高二,我完全变了。上课认真听讲,一下课就整理笔记。包括四节课下(半天四节课),都要先整理好笔记,再吃饭。晚自修后,洗完脚一上床就开始回顾一天的课程,今天讲了哪些课哪些重点?哪些记住了哪些未记住?然后在回忆中进入梦乡。结果高二上学期期中,就进入前三名。
这件事对我的启发很大,人的潜力无限,只要我们全力以赴,就一定会成功。
三
中学时期的复盘,基本就是个总结,但作用也很明显,起码强化了记忆。但离开中学后,我们就很少使用了,因为不再有那个压力。大脑使用的黄金法则就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
直到迈入中年,经历人事沧桑,突然发现生命其实是脆弱与短暂的,时间过得很快,才又警觉起来。于是开始了读书生活。
读书有个最大的遗憾,就是容易健忘。你这个月看的书,下个月可能就忘了。但是读到一定量的时候,也有一个好处,书与书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其实都是互融共通的,你读一本哲学史,可能就顺便复习了人类发展史、文学史、艺术史、科学史、.......,对其他知识进行了复习、巩固与联结。只不过是一种无意识。
长期以往,你也在潜意识中建立了一层底层架构。底层架构就是一种反思的提高。
比如我在读书前、读书后,自己的潜意识就有很明显的变化,其他人会看得特别明显。
人的一种自我反思 人的一种自我反思四
知识在我看来,就是三个层次:信息、知识(能够把信息利用起来,改变自己的行动)、规律(底层架构,建立起自己的一套系统,普遍指导自己的生命活动)。
我上面说得是一种潜意识架构,但还可以建立一种有意识的框架,常用的就是日记体。
比如自我激励专家佐藤传(日本)在《晨间日记的奇迹》中提到的“九宫格”晨间日记:
人的一种自我反思我们可以用自己的逻辑改写,加入自己的反思,比如:
“自己做出决策的过程合理吗?”
“要实现的目标还有其他方法吗?”
“考虑的因素全面吗?”
“昨天文章为什么访问量低,有哪些可能原因?”
“如果在哪个环节做出改变,下次可能会有效果?”
“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
“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反思自己:
以前写作时,内容的取舍完全取决与对自己是否有益。比如这一概念自己第一次接触,与文章内容无关,也会把它写进去。
还有像美食,有时完全不考虑身体器官各位兄弟们的抗议,只顾部分感官的感受。
......
"我今天使用了哪些元知识?元知识有扩展的地方吗?”
我今天学到了哪些元知识(原始性的知识,类似于公理、规律;共通的知识,体现认知深度)?”
......
这些“元知识”就是框架元素,复盘重点就是建立、维修自己的框架。就像我自己就想用哲学、绘画、文学(故事、绘画都适合人的记忆方式)来构建自己的框架(怎么建?再总结一篇)。
1812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