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文化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
所以提高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对比传统的文化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将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是当今网络时代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打造数字文化馆都要有些啥?
数字文化馆相对于传统文化馆来说,是一个开放式的集成化平台,它直接将技术和文化资源进行集成化和数字化,并且主要通过网络来提供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各种文化服务。
数字智能文化馆的建设方式,可通过一些基础建设、项目建设、工程建设、多媒体展示、资源数字化购买服务;
包括网络服务器等基础设施,系统与应用等软件,文化数据库资源,文化服务平台以及网站终端应用等方式来实现。
所以它需要以下这些来打造出数字智能文化馆!
行知文化系统
文化云平台
| 数字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数据库
| 文化预约服务平台
数字文化馆门户平台
| 文化志愿者服务平台 |
总分馆管理共享平台
问:这些能对每四年一次的文化馆评估起到什么作用?
先来看一下第五次全国文化馆2019年评估定级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草稿版)
1.服务效能(300分)
2.开馆与公示(30分)
3.服务项目(45分)
4.覆盖人群(55分)
5.协调指导(40分)
6.服务创新(40分)
7.投入产出(50分)
8.服务评价(40分)
问:那文化馆用了行知文化系统在进行文化馆评估时可以达到多少分?
答:用行知文化系统前,我不敢说满分,但是用了行知文化系统后,我敢说可以满分!
01、行知文化系统对文化馆评估能增加什么优势?
-对外提高文化馆的知名度
-对内提高百姓文化的培养
01、文化云平台
| 文化与科技相融合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整合资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整合优质资源
内容丰富-多段呈现-多终端呈现,满足大众文化需求
软硬结合-软硬件相结合,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02、数字文化产品
| 文化与科技相融合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文化大屏-文化一体机
支持自主发布公告信息,用户管理及数据系统分析等
支持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进行文化馆的形象展示、宣传等
红色留声亭-以海量数字阅读资源为依托,能实现阅读、录制、分享、收听、留言等
03、文化产品数据库
最全面、最精准的文化资源
资源精细分类、种类涵盖广泛
符合不同的用户群体
根据国民文化需求划分为十二大数据库:
中文馆、有声馆、视频馆、美术馆
古籍馆、老唱片、书法馆、漫画馆
非物质文化遗传艺术馆
宗教文化研究馆、中国文物馆
中国红色历史艺术馆
04、文化预约平台
文化预约服务平台,让文化资源随心约
网上预约-“一站式”线上预约服务
互联互通-全站资源互联互通
自助点单-变“供应式”为“需求式”的开放自助服务
智能管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中单位之间、人与单位之间、文化资源之间、文化服务之间、文化单位与文化部门之间、人与文化部门之间的公共文化资源智能化采集、传输与处理.
05、数字文化馆门户平台
| 资源整合 全方位文化展示
可扩展性
突破了传统门户网站的技术局限性
扩展植入更多其他功能模块
支持其他功能插件的站内应用
支持与其他网站的相互对接访问
灵活性
功能、界面以及栏目的量身定制
界面的AI设计按需进行更换
平台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06、文化志愿者服务平台
智能化调配志愿服务资源
实现志愿者无纸化管理与办公
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交互性强
数字化方式操作管理
实现手机二维码考勤记录时长
考勤数字化,方便志愿者统计及评估
以数字化统计的形式量化内容
颠覆传统考勤方式
提升了志愿者管理的效率
07、总分馆管理共享平台
互联网+总分馆
推动文化服务均等化
标准统一-建立标准统一的县(区)级文化数字化服务资源体系
信息互通-实现总分馆之间信息互通与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均等服务
推动实现数字文化资源在城乡基层的“一站式”均等化服务
01、便捷服务引领文化生活新潮?
随着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再墨守成规,而是逐渐接受数字化、集成化的文化管理方式。
但目前,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普遍受信息孤岛影响,导致各方信息不对称、服务不精准。一方面,群众得不到文化活动信息;另一方面,文化场馆的优质资源又常常无人问津。
所以建设数字化文化馆,让人们能够体验这种先进的社会文化氛围的营造是文化馆发展的关键。
同时互联网+数字智能也是国家评估考量文化馆的关键!
本文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