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微博的时候看到两张截图,是他的一个启蒙老师发的朋友圈,很长很长的一篇文字。摘抄如下。
晚自习后又在办公室写了会儿总结,回到家已经九点多了,打开微信就看到了朋友圈的这条信息,顿时心生感慨,忍不住凝视起许多往昔……
他是我教高中时教过的……(这部分被他马赛克了)我发现位居全班第四名的他竟然不太会说话,确切地说,是不能完整地说出一句话,不是哑巴,不是口吃,而是有些自闭。当时真的很为他着急,作为他的语文老师,我决定帮他。我给他布置了一项任务,让我的课代表每天带他来办公室跟我说一句话,可以是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今天吃了什么饭,和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都是很简单的内容。一开始,他总是说不好,哪怕借助手势还是不能流畅地表达,我总是认真地倾听、耐心地鼓励、适时地提示,慢慢地他愿意跟我说话了,而且说的越来越好了,就这样坚持那所学校来到了现在工作的地方。我想当时最难过的应该就是他了,他曾一度疯狂地找我,那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他如此依赖我,最初的一两年之内,经常给我发信息打电话,再后来就逐渐没有了消息。直到去年暑假,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让我猜他是谁,我猜了半天都没有猜对,因为他现在已是谈吐自如,表达非常流畅,真的很为他高兴!他告诉我:高中读了整整七年,最后还是走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学,进入大学后发现跟自己的理想相差太远,就萌生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念头。于是办了一年休学,一路边打工边游历,先是去了西藏、新疆,又去了北京、昆明、大理、丽江,后来又到了缅甸、越南、泰国……
真的很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我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会是一条什么样的路,但我想,他的人生已足够精彩!
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当时我没有离开,那他是不是会少走一些弯路?会不会比现在更好?但人生没有如果,也许每条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以上便是他的启蒙老师朋友圈的内容。
而他以截图发朋友圈的配文是:每条路都有它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在看到截图的时候我心里一阵难受,特别是看到他自闭得高中了连正常的沟通都进行不了的时候我差点痛哭出来。在我的印象中,像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今天吃了什么饭这些话不是会说话不久就会说的么?三岁小孩就可以说,不,不用到三岁都可以说得无比通畅的话。
也感动于他的启蒙老师那么用心地去开导、指引他,不然难以想象他后来的人生。
他的高中读了整整七年,最后还是走了一所很普通的大学,看到这段我更是心疼他,进怎样的大学无所谓,他的高中竟然读了整整七年,要是我我会疯掉的。记得有一晚和他聊得很晚聊到他怎么看了那么多书,他说我读的高中比较多啊,那时候我听了竟然还笑了,我狼心狗肺啊。
于是办了一年休学,一路边打工边游历,先是去了西藏、新疆,又去了北京、昆明、大理、丽江,后来又到了缅甸、越南、泰国……就是他的间隔年。有一晚他和我说了一些这一年他的经历,说到其中一点:他一直想考北京大学,奈何天不如人愿,他后来不服气般去了北大当保安,正是在北大当保安的那段时间他接触了很多人,他们有着积极的头脑、新鲜的活法,他的心和眼打开了很多,以至于后来他也做了很多尝试。
他大概是很喜欢西藏吧,多次到西藏,踏上那片土地,那片高原。
“旅行可真是野蛮。它强迫你信任陌生人,失去所有家庭和朋友带给你的那种习以为常的安逸。你不断地处于失衡状态。除了空气、睡眠、做梦以及大海、天空这些基本的东西以外,什么都不属于你,所有的一切都像要天长地久下去,就只能任我们想象。”这段文字是他发表在微博上的。我不知道,能有这样感悟的人都经历了些什么,然后,他的心又是多么的坚韧。
记得他说过那一年他都是靠自己挣钱去游历的,他说那时候赶上好时机,他用一个月的时间挣够了五年的学费。他学医的,读五年大学。
他很早就开始学会自力更生。也很早就建立起他的三观。
我依靠着微博那些细微的、断续的文字和照片,拼凑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他。而我也知道,那些仅仅是他的其中一小部分。
你不真正去了解一个人,你不会知道他有多真实。
“比起了解,我更喜欢理解这个词。
它代表着,我愿意尝试走进你的世界,接纳你生活的不如意,看着你闪光的时刻,也不怕触及人性最深的暗角。
同时去接纳你的,一整个完整体。”
以上对于“理解”一词的解说,正合我意。
从一开始接触他到现在,我慢慢走进了他的内心。你知道的,现在能走进一个人的心,是多么的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