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无意获得一本《八年抗战之经过》。虽然只是大概扫了一下目录和简单几页,却已经收获不小。
此书是何应钦将军在1946年抗战刚刚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抗战往事历历在目,相信极少错漏。 我最后翻前言惊讶发现,这次的出版方居然是大陆的社科院,这个还挺有意思的。
此书讲了当年国民政府从军事、经济、教育、外交等等宏观战略上怎样考量这次战争的,相较于本人在学校里所学《中国革命史》里对这次战争的描述,完全是天壤之别。从国家战略上看这一战争,需要非常有体系地立足实际地考量,怎样获取最大利益并打赢这场战争,而学校里讲的那些,只有空谈的口号和八路军如何英勇,非常单薄非常片面。
在战争开始之前,蒋政府就明白以当时的实力根本不是十年前就开始扩张军事的日本的对手,所以开始一直在尽量拖延,希望中国实力与之相当后才正式开战。 因此在1935年,蒋还说“和平未至绝望时期,绝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也就是说尽量避免开战,保存实力。 直到现实逼迫(导火索应该是“西安事变”),才决定正面抗日(但并没有对日宣战)。
书中说,对抗的战略,第一阶段是找到日方的一些部队正面作战,争取围歼部分,鼓舞全国抗战士气;然后转入相持,争取国际舆论和美英的实际支持;最后再转入反攻。 基于此战略,蒋政府一开始就没打算杀身成仁,所以才放弃南京、放弃武汉,退到重庆。都是以期利用空间和时间拖住日本,争取最后反攻。
这个战略的是非对错,从当时到现在都没有达成一致,但这确实是当时的中国政府为了保存中华民族不被灭族而采取的实际策略。如果一个名义上的全国政府被灭掉,凭当时各个军阀的战力,一定是非常混乱,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是否能像南宋一样跑出个能够偏安一方的领袖只能靠运气,这不是一个负责的中央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何况当时,包括中共在内的各个军事集团里也找不到能够号召全国的人。当然,在细节上是否可以做得更好需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蒋政府希望的相持阶段,主要是努力使国际形势转变得对中国有利。后来天佑中华,终于等到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美国对日宣战。对最后的反攻阶段,蒋政府和中共一样没料到日本会那么快就投降,因此反攻就由受降取代。
书中看到几个细节,也与大家分享一下:
1.“攘外必先安内”。这个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战略,并非现在网上所传因为共军先袭击国军而使得国军被迫出台的政策。 书中虽没有写,但我个人分析,30年代初期,虽然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其实各地军阀林立,政令未行,所以这个“安内”不仅是针对共,而是针对整个军阀系统。 一些人包括我都觉得,红军长征之所以一直没有被剿灭,有个原因是蒋利用红军的移动来干预和控制相关地区的军阀。
2.我军大力宣传的“平型关大捷”其实是蒋政府第一阶段战略的一次战斗的极小部分。第一阶段战略是适当找些日军做硬碰硬,但主要工作还是保存实力,战略退却。在这一主旨下,宣传“大捷”主要是鼓舞普通民众的信心,实际上一次退却中的胜利是无法称之为“大捷”的,尤其在战后这么久,这种宣传只能是为了标榜某些本来没有的内容。书中用“会战”和“战斗”来区分战役的大小,其中“平型关战斗”用了大半页描述,这大半页里有一句话提到敌军溃退,“平型关大捷”就是敌军溃退的推力之一,可见这个大捷有多么微不足道。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我D的宣传力量确实强大。
3.对日抗战似乎有苏军加入。我翻看“兰州空战”一段时,上面记录有“俄员队”起飞 E-15,E-16战机对战。E-15,E-16肯定是俄国飞机,不确定这个“俄员队”是否是指俄国飞行员?这一段以前不知道。 因此我又瞎猜,是否日本没有轰炸延安,也有苏联的因素?因为当时苏联和日本有着互不侵犯条约,中共与苏联又是子母关系。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瞎猜。不过潘汉年与日本侵略军有合作这个已经是铁证如山了。
4.最近台湾制作了一个纪录片叫《冲天》,专门介绍当年的空军将士。大家都为当年这些年轻人的气概所折服。据这个纪录片里讲,中国当时有某个型号的飞机三百架,但是在书中,列出的飞机机型却最多只有80架,次多的是50架,最少的两个型号是六架,剩下的从十几架到三十几架不等,总共十二个机型。 这说明当时的三百多架军机都是从不同国家凑出来的,可见当时无论是驾驶飞机的空战人员还是陆勤人员有多艰苦!而书中记录日军飞机倒是和记录片中所说差不多,有两千余架,其中海军配备一半,陆军配备一半。 更重要的是日军飞机可以自己生产而中国飞机只能购买,实力差距可想而知。即使差距如此,开战初期,中国空中将士仍凭自身素质和爱国信念数次重创日军。
5.以前从不知道抗日战争还有海军战斗。这次看书才明白,原来海军并非只在海上作战,长江、淮河以及几大湖泊都是战场。国民政府的海军也在战事中损失殆尽。
6.在《中国革命史》的课堂上,老师说蒋介石政府38年以前还是主动抗日,打过几仗,之后就开始消极了。但是从书上看,无论是开始对抗阶段还是相持阶段,各种大型战役都没有停过。之所以后期高级将领牺牲得少,是因为经过战斗,军队经验丰富了,战斗力强了,而日军由于战线过长,军力有一定的削弱。如果按《中国革命史》的论调,国民政府就要一味猛冲猛打,打死为止。现在回想这门课的这一部分,唯有苦笑。
7.书中提到一段,说日本以为有汪精卫伪政府(书中称为汪逆)竖在前台,会打消中国政府的抗日信心,但是没想到中国反而国力增强,信心日盛。这部分没有细看,也许能探究到一些事情。
8.书中有在军队部署中提到中共部队序列,即朱德第十八集团军。 国民政府把全国分为几个战区(开战伊始和后期有所不同),每个战区有十余支部队,第十八集团军就是其中一个战区与其他十余支部队并列的一支。这真真与中流砥柱的身份不符啊! 战斗过程描述里,我也曾看到刘伯承的名字,想在当年环境下,何应钦编著时应当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9.书中各段中多次出现“失陷”等字样,仍说明何应钦将军编著此书没有作为宣传工具,而是切实作为史料记载。 蒋政府在从南京退却、武汉退却的时候,都写了极长的文字,也算辩解,也算道歉。上面已经说了,蒋政府一开始就没打算做“玉碎”,这种退却无论如何是令人羞愧的事,加上沦陷区百姓被屠杀,而蒋本身不是厚颜无耻之人,他内心一定有过极大的冲突,说他曾经想一死了之不是没有理由。张自忠将军殉国就有以死表清白的意思。
10.中共后期的很多被宣传为高明的政策并非首创。比如“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在当时的国民政府就已经在与日本及当时国联交涉时用过这个句式,而持久战则是开战之前国民政府确定的国家战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