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宣纸为什么遇到一丁点儿的水就会变成很大的水圈呢?”
“对啊,我画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在画画的纸上就不会呢!”
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出了一场非常有趣的活动,探究各种各样的纸的质地,作用等成为了孩子们的兴趣所在。既然孩子们感兴趣,身为老师的我们除了支持,还有就是引导……
短短的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孩子们认识的纸,了解了不同的纸有不同的作用,并且我们一起收集了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油纸,锡箔纸,报纸,牛皮纸,湿纸巾,卡纸,卫生纸……除了不同材料,不同大小的纸,还有的就是各种辅助工具,手电筒,放大镜,小夹子,水盆,尺子,杯子……收集了丰富的材料,就是为了引导,鼓励孩子们敢于动手操作尝试,去探究,发现关于纸的小秘密。
丰富的材料和新生成的区域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想要去做做纸的小实验,赵丁宏和肖景轩进入了实验区,他们俩拿起了一张正正方方的报纸,另一个人跑去洗手间打来了一盆水,报纸放入有水的盆里之后,报纸很快就浸湿了,接下来,两人就在报纸上一边放雪花片,一边数数,1、2、3、4、5……29,数到29的时候,报纸随着雪花片数量的增多沉沦到了水里面,第一轮的实验结束以后,这俩小朋友又拿起了一张比较大的长方形报纸,用同样的方法做了实验,最终99片雪花片的时候,长方形的报纸沉下去了,两次的实验,材料都是一样的,可是结果却是不同,我问她们:“为什么都是报纸,雪花片,可是承载雪花片的数量却是不一样的呢?”两个人想了一会,指着面积大的报纸说:“可能是这张报纸比较大吧,这样她盛的就多。”


接下来,这两位小朋友选择了一张大小和刚才报纸差不多大小的锡箔纸,继续尝试实验,然而这一次,两人用光了两盘的雪花片玩具,锡箔纸依旧像一艘小船一样坚挺在水面上,最终到114块雪花片的时候,锡箔纸也沉入了水面。

“为什么锡箔纸大小和刚才的报纸差不多,但是承载的雪花片却更多呢?”
两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笑,却不知道原因,对于初期尝试实验的孩子们,所谓的物理学知识了解的并不是很多,我继续引导说:“报纸进入到水之后,报纸发生了什么变化?”“报纸变湿啦!”“那锡箔纸呢?”,“锡箔纸没有湿呢!”“报纸变湿之后重量就会怎么样呢?”“报纸会变重,哦,我知道了,报纸的重量变重了,而锡箔纸的重量没有变化,那肯定是锡箔纸上的雪花片多啦!”
通过交流,孩子们慢慢的理解了一些较为简单的物理变化,不同大小的纸承重是不一样的,而不同材料的纸的承重量也是不同的,知道答案之后,孩子们开心的笑了,并将自己的实验一步一步的记录在了实验记录单上,一张张小小的纸上承载的是孩子们认真后的成果。
反思:
教师要为孩子们创设一个鼓励幼儿探索,尝试,发现,讨论和运用科学知识经验的环境,我们也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来支持孩子们的活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孩子们自主探索,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期望在接下来的实验活动中,孩子敢于探索,认真观察,记录研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