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芳文】
坐在通往松赞林寺的公交车上,一个老妇人手中攥着一个灰色的编织袋,从车站走上来,"滴,老年卡!",乘客并不多,还有很多空座位。老妇人并没有选择座位坐下,径直来到下客区,扶着扶手站立,手中还攥着编织袋。
我静静地观察着眼前这个倔强的老妇人,花白的头发辫了两个细辫子,脸上已经布满岁月纹上的细小皱纹,白皙的皮肤下,有红色的血丝,那是寒冷的高原赐予她的印记。
她身上破旧的衣服看起来很暖和,待我细细观察,那衣服并不破旧,只是彰显着生活,西部牛仔风格的棉夹克下是藏族传统服饰,这是当地独有的特色,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这样的结合在现代的藏区很常见,苏宁易购的旁边就是卖藏式传统服饰的商铺,商铺里的顾客正在使用网络支付,但不是每个现象都会发出"滴,老年卡"的提醒,需要人们去细细品味。
公交车在松赞林寺游客接待大厅门口停下,这里是车站的终点,不多的两个游客在此下车。公交车继续向景区前进,那个倔强的老妇人,依然站在下客区,她知道她的终点站是哪,司机也知道。
买完票,顺乘前往松赞林寺的摆渡车来到寺门前。松赞林寺是云南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被称为"小布达拉宫"。松赞,是天界三神的总称,也是吐蕃国的立国之君"松赞干布"的称谓。
寺院依山而建,进入寺院,便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台阶,通往高处的大殿。三座金顶大殿辉煌气派,在朝阳的普照下熠熠生辉。两侧的建筑群是僧众的修行住处,密集又整齐的排列在大殿的下方,如雏鸟嗷嗷待哺,似向阳花欣欣向荣。
又爬台阶,难不倒我,一路上有游客歇在半路,有人在往下走,我的步子依然很轻盈,只是少了几分晨间的趣味。大殿建在一个宽敞的高台上,我站在台阶的尽头回望。
啊,真空旷!"这佛光闪闪的高原呀,三步两步便是天堂。"看着远处连绵的高山,我能想到的只有仓央嘉措的这句诗。松赞林寺被群山环抱,仿佛一朵莲花的花蕊,承接着晨露,沐浴着朝阳,远处错落的座座山峰正是莲花的花瓣,集天地的灵气,滋养着在此修行的众生。
阳光打在我身上,暖暖的,望向远方,眼里闪闪发光。寺前有一面湖——拉姆央措,像一颗宝石,像一滴眼泪,像一滴露水,绽放在莲花的花瓣上,闪着佛光。松赞林寺有了她的滋养,不再干渴;有了他的反照,不再昏暗;有了他的洗涤,不再染尘。我也因为他的照耀,身心净化,容光焕发,安住此时,感怀这遗落世间的净土,感动这造化赐予的福地。
进入宽敞的大殿,绕佛,拜心。大殿外的法宝流通处,有很多精致的法器,不理解文化符号背后的功德利益,不敢胡乱去请,在一旁的商店买了水,冰冰凉的水,也是解渴。
绕到大殿后侧的建筑群里,不知不觉来到他们的斋堂,有一处写着"女人勿入",进得里面,像是厨房,厨房里供着一尊高大的雕像,面目狰狞,才回想起门前的提示,大概是避免给女士造成心理压力吧,具体的宗教文化内涵肯定更丰富,迫于误入的压力和雕塑的威严,还是快走为妙。
厨房是要供有护法神的,感恩大地所生、农人所种的粮食,提醒我们所食所用来之不易,定当珍惜。右绕大殿转回高台广场,再次眺望这可望不可及,可思不可言的神秘气息,从另一侧下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