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948033/2ab3fbe80b378676.jpg)
薄薄的少年版《小王子》还是去年在校园僻静的一个角落捡来的。放在办公室很久了,一个月前去学校值日,回来就顺手带回来了。就着微风斜雨的某个下午翻阅。翻着,看着做了些许零零碎碎的感触,算是不曾辜负翻书的时光。
每个孩子都是生命的独立个体,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孩子用自己认为最明了清晰的方式呈现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某些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想与大人分享时。可能得到的回应并不是孩子想要的。在大人看来并不是分享,而是想要得到认可、鼓励、表扬。以儿童的视角看待与儿童同样的问题,不是方向错了,而是儿童同理心的缺失吧。
书籍中有这么一句令人心酸无助的话“大人们就是这样”。是啊,大人们就是这样。每个人在小的时候可能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很多想法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的时候,除了抱怨这么一句“大人们就是这样”别无他法。这还得背地里说。除非你的家长够开明,够宽容。当自己成了大人做了家长之后,小时候的不被理解、认同的忧伤和痛苦通通忘却了,甚至通通嫁接给了孩子。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做了大人之后,经历的那些世事让你在阅历上有所增长,再回过头去想到了某些事加以思考,你才发现当时真是特错特错。遗憾的是,悔不当初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徒增罪恶感。孩子的成长没有回头路,过去了就永远过去了。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成长付出代价,很多时候是孩子的伤害换取大人智慧的增长,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8033/ffe2e03f609b722d.jpg)
小王子说“不必责怪他们,孩子对大人应得宽容一些。”看到这样的语句真是醍醐灌顶。也许一直以来都是孩子在宽恕大人的粗野、功利、庸俗,可大人还是在虚张声势中精神抖擞说着只有自己能懂的话,也许孩子早已到达了某个精神驿站等待着大人的姗姗迟来,也许孩子比我们更能理解生活意义上的本质。孩子早已用天真清澈的眼睛看到了大人的盲目、虚无,可依然用自己的纯粹、简单包容着大人。
“这是一个生活纪律的问题”。这句话我反复看了还几遍,这真是一个好句子。在我粗浅的认知上,我从未认识到生活还有纪律,如此看来,我对生活的理解真的太狭小了。优美的语句蕴藏着深刻的哲理,也透着不可侵犯的严肃,在严肃里似乎又有些孩子的可爱与俏皮。好书百读不厌,好句美不惊艳,越看越觉得耐人寻味。
你听,“不能强人所难,权威首先建立在理性上。”是不是理性无处不在?一本看似诗意浪漫的小说同样从理性的路径奔涌而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它从另一个层面让我们懂得,权威通过理性思考,做出的决策更利于事物的发展,更利于人的发展。因为人的各种能力不一样,强人所难,放在不同的人面前所得到的结果肯定不一样。难免会带来隐性伤害,这比显性伤害造成的后果更严重。这让我想到了柔韧,柔韧的力量比刚硬更磅礴,更壮观。那么可不可以让权威在理性的层面上,也具备柔韧的属性,这会让权威自带光芒。
小王子一路上自言自语,“大人真古怪。”是的,大人很多时候是有几分难以理解的莫名其妙、不可理喻。大人生活在大千世界历经社会熔炼,被名利、权欲束缚的大人在很大的层面上无法获得纯粹、简洁。积极一定要打败消极,才有可能获得尊重、获得宽广的生存空间,获取相对自由的选择,选择的自由。现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在很大的层面还未真正得以实现,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我觉得活得像个孩子那样简单、快乐是一种理想。
这部属于大人与孩子的小说真的隽永深刻,借助小王子与国王的对话引领读者观照自己,审判自己。可审判自己是多么难得的一件事,如果能够公正地审判自己,那就是一个真正的贤士。公正地审判自己,关乎胸怀与豁达。在名利横行天下,成功当头的如今,有多少人在乎贤士的存在,又有多少人能认同贤士的价值?大家都匆忙赶路,没有时间去叩问自己,也没有闲情与自己对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5948033/bd94d3fc522c00ec.png)
文学寄予人类伟大的理想,也同样蕴含深情。这些经典名作带着光芒,照亮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人们,它带给人类思考,也教我们学会爱。
记住“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