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人生与成长散文与随笔
浙大博士投江:轻生并非一时冲动

浙大博士投江:轻生并非一时冲动

作者: 泠风思语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21:29 被阅读46次

    浙大博士投江:轻生并非一时冲动

    文/高峰青青草

    2018年的深秋时节,浙江大学一化工博士投钱塘江自尽的新闻引人注目,令人唏嘘不已。难道这世界真的凉薄么?以至于有人宁愿自我放弃生命,也不想再去看看身外那诸多未知的美好风景。

    博士自杀,尤其是名校博士自杀,总是会引发舆论震荡,原因无他,博士学位是最高学位(博士后属于科研工作经历,非学位授予),代表了求学生涯的最高境界。

    我们知道,从小学生到博士生,就像一个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别说是名校博士,就是普通院校的博士,已经是同龄人在学业上的佼佼者,日后有望成为社会精英。在社会上,人们对博士的敬重远远超过硕士,例如,硕士和博士都属于研究生阶段,但人们口语中的“研究生”往往指硕士,“博士”则要特别推介——假如我得了博士学位,就会被人尊称为“高博士”,可惜我只是个小硕士,于是没人叫我“高硕士”,只说是个“研究生”。

    博士一旦自杀,就会动摇人们的信念——难道智商高的人情商并不高么?难道读书多了并不好么?因此,博士的自杀事件,往往激发的质疑和讨论范围更大。

    名校博士自杀,早就有过。第一次读到这样的新闻时,我是彻底惊呆,后来我注重调整心态,也与此有关。当看到自杀的浙大化工博士的遗书内容时,不由让人叹息:真是一个好学生和一个好孩子啊!他在选择死亡前还在为别人着想,不愿因自己的死亡给他人带来任何麻烦,遗书中没有怨恨之情,只是说自己不适合这个世界。

    为防止惊吓到别人和拖累校方,他没有在校内自杀,而是选择了著名的钱塘江,试图让滚滚流水带走自己,让人永远找不到他,告别今生,再无来世。毕竟他是单纯的,既没想到自己的遗体会浮上来,又没想到世上的人要竭尽全力把他找到——这个世界,只有局部凉薄,并非全是冷血。

    为什么要自杀呢?自杀者往往让从未产生过自杀想法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人在并无特殊事情(例如殉国保节)发生时,选择自杀,往往出于内心的绝望,而这绝望,往往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数轻生的人,都不会是“一时冲动”,在选择死亡前,肯定有过长期的挣扎和痛苦的权衡。所谓的“突然自杀”,只是对于他者而言,对于自杀者来说,却有前因后果,酝酿已久。

    常常有人事后诸葛亮地责怪逝者身边的人或亲人,为什么没有注意或关心到自杀者的情绪波动呢?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忙碌于生存,即使有个人跑你面前来说“我想自杀”,你也轻则以为这人在开玩笑,重则以为对方在发神经,并不会当真去在意。何况,这些说死就死的人,并不会对人坦言自己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压抑。假如一个人总是祥林嫂般对人诉说自己的郁闷,人们受不了负能量的狂轰乱炸,就会对其敬而远之,作为博士,当然更能克制自己不去做祥林嫂。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除了极少数的中小学生自杀有模仿和冲动的原因之外,成年学子的自杀往往与人生经历、思想观念有关,那就是在过去的岁月中他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以及与其相关的看法是什么,而与成绩、学历无关。

    要知道,同一件事发生在不同人身上会带来不同的作用力,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心满意足,有人如释重负,有人平平静静,有人大失所望(不理想),有人忧虑重重(学费);再比如,没能考上大学,有人伤心绝望,有人闷闷不乐,有人自强不息,有人听天由命,有人另辟蹊径。无论是公认的好事儿还是坏事儿,都会在不同人那里引发不同的反应,并非大家的心态整齐划一,只有一元化处理。因此,博士自杀,是其人生经历导致的心理感受上的负能量过大所致。

    现在我们都知道人有一种状态叫“抑郁”,自杀的人常常会在生前处于抑郁状态。这种抑郁状态,主要表现为心理消极,对任何人和事都失去了兴趣,常常伴有长期失眠和社交畏缩症状。一个人无论性格内向还是性格外向都有可能罹患抑郁症,能否走出抑郁状态,积极心理学给出的建议是除了及时就医外,必须坚持每天半小时的适度运动并积极改善睡眠质量——坚持运动和改善睡眠是两大方便可行的治愈良方。

    假如化工博士能够在生前就自己隐藏的抑郁状态与靠谱的人沟通,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就会避免这一悲剧发生。毕竟,生活中很多人在背负着压力前行,很多人在带着心理创伤奋斗,遭遇打击和伤害之后并没有去死,这说明压力和创伤本身并非致命因子,关键在于一个人如何作出相关反应。与其说是压力会导致一个人轻生,不如说是因为这个人失去了对人世的兴趣而轻生。假如一个人怀有某种兴趣,对这个世界上的一草一木有所热爱,就不会轻易去选择杀死自己。

    我的女儿相对于同龄人来说,思想更为成熟些。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因为老人看电视时并不避讳她的存在,所以不止一次看到了有人自杀的新闻。从那个时候起,她就开始考虑生死问题。到了七八岁的时候,她就跟我说:“妈妈,真不明白有人为什么要自杀?我觉得我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啊,我舍不得爸爸妈妈,舍不得我的玩具,舍不得我停止画画,舍不得我的好朋友,反正舍不得的东西太多啦!”

    如今女儿已经上了六年级,当她知道我有时候精神压力很大时,竟然开导我说:“妈妈,你不能为别人需不需要你、喜不喜欢你而活着,你要为自己的乐趣而活着!”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这让我重新思考活着的意义和怎样活着的问题。

    我也曾有过抑郁的时期,也曾有过自杀的想法,之所以关注心理学,首先是为了自己拯救自己。回顾我的过往,所有的烦忧,都是来自于他人的不认可和不接受,在这期间,却忽略了相比之下已有更多的人认可我和善待我的现实。抑郁的人总是会无端放大自己的缺点和强化负面人际信息,造成“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自闭状态而不自知。这和人们常常注意坏事而忽略好事的心理习惯有关——这是人类生存的自保本能,毕竟坏事会有威胁需要警惕防范,好事儿毫无危险不用牢记。

    许多抑郁的人都是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即使在没有别人的认可、支持下也能依旧喜欢自己,但并非负面的自恋。这种自我喜欢,是在具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看清自身存在的优缺点,既能够欣赏自己的优点,又能够包容自己的缺点,决不对自己求全责备。

    在博客上曾遇到一博友,出身于中国的小山村,后来去美国读博、工作。这在故乡的人看来,何其优秀和厉害,但对于这位博友来说,却因抑郁症而生活在精神世界的水深火热之中。最难治愈的原因在于这位博友很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儿,却一直走不出来。我劝解过这位博友,希望TA能喜欢自己,结果TA说就是一直不喜欢自己。而只有当TA真正喜欢自己时,才有希望走出抑郁的阴霾,因为喜欢自己的人,会有办法取悦自己,能够取悦自己的人,自然生活充满乐趣。

    我能够走出抑郁的侵扰,主要原因在于我内心对这个世界有所热爱。因为我体会过人间的真情,对大自然充满兴趣,所以不至于内心荒芜到无所依恋的地步。再加上自省意识让我不断积极调整心理状态,通过读书学习提升认知方式,利用写作释放自己的内在情绪,于是能够走出抑郁,重新获得积极生活的内驱动力。

    是的,一个人活着,必须具备属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强大内驱动力,只有这样,才能经得起人世间突如其来的风风雨雨,才能够把所有不快的经历转变为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能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且不可逆转,与其自我了断,不如顺其自然,不辜负人生一场,自强不息地把这单程旅途走完。

    今后的家长也要注意,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认可与否和喜不喜欢,而应在日常培养起专属于孩子的人生乐趣,从小活得自信积极。

    对于高学历的人来说,已经具备了自我学习的深厚功底,当发现自己长期消沉时,一定要积极行动起来,或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或进行自我调节疏导,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兴趣,尽快走出阴郁状态。必要时,可以来点“阿Q精神”平衡心理。建议大家有空去看看积极心理学的东西。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惟愿逝者安息,生者自励……

    写于2018年10月23日上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浙大博士投江:轻生并非一时冲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olzzftx.html